经常接触十几岁的孩子后发现,很多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我就挺疑惑的:生活在现代自由、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当中,为什么孩子却非常自卑、懦弱,对生活如此冷漠呢?
仔细追溯下去,发现他们的状态基本都是源自家庭及其与父母之间关系的问题,而且,令人难过的是,多数父母从未意识到自己有问题。
摧毁一个孩子有多简单?经常做3件事足够,很多家长都在做,而且做得非常自然,但愿你很少做。
01、喜欢否定、贬低孩子
有的父母特别喜欢否定孩子,生怕夸奖孩子会令孩子骄傲。
当孩子学会骑自行车了,开心地展示他的功夫,父母会不以为然地说:”人家小明可是5岁就可以骑自行车到处跑了,你这都8岁了才学会,不觉得丢人吗?“
当孩子考了98分,开心地回家向父母报告好消息,你却不屑地说:”不就考了个98分嘛,没什么了不起吧?隔壁家小明可是每次都满分的。“
旁人要是夸一句,”你家孩子真好!“你马上谦虚地回答:”这孩子可笨了,也就这件事能做得差不多。
每当看到孩子不如其他孩子的地方,或者不满意的地方,父母经常会恶狠狠地来上一句:“你怎么就是赶不上人家呢?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蛋呢?”
当你一次又一次否定孩子的努力;当你经常跟孩子说:你不行; 当你时不时用“你真笨”代替“你真棒”时,你以为那是在激励他前进,其实是在教孩子学会在心里一遍遍地否定自己,直到他们真以为自己就是个笨蛋,却又在天然向上的本性之间不停地纠结、摇摆,然后承受着类似矛盾带来不断的痛苦。
著名学者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说:“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的正确。”
02、经常吼叫和打骂
当孩子因为好奇拆掉了自行车,你不由分说一顿打:”看你以后还破坏财物不?“
当孩子偷了同学一块橡皮,还是一顿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打一顿让你长长记性!”
当孩子与小伙伴打架受伤,回家还是一顿打:“看你还给我惹祸不?”
殊不知,在这些家长所以为的高明的、伟大的父母之”爱“时刻,在孩子看来,就是恶魔来临。
他们也许只是多了一份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大人却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判事情的对错,从未想过怎样去理解孩子。
当孩子做了不恰当的事情,我们吼叫或者打骂会成功阻止孩子的行为,事实上,这只是单纯表面上的行为停止,孩子很可能会将愤怒埋藏在了心里,并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服从。
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会在孩子的心理腐烂、变质,腐蚀孩子的心理。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子,会有不被爱的感觉,经常会觉得特别无助,心理受到伤害。
日本的小儿神经科学家有田教授曾经与哈佛大学共同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证明从小经常被体罚的孩子,右前额皮质内侧体积平均萎缩了19.1%,也就是说,这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类似抑郁症的症状。
03、不断跟孩子强调: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
孩子明明不爱吃鱼,你却觉得鱼最有营养,对孩子身体发育有好处,所以经常费心费力做好、招呼孩子:“快吃鱼!吃了脑袋会越来越聪明,这可是妈妈特意托人买的正宗的深海鱼!”
孩子成绩很一般,学习动力一般,你望子成龙的希冀却不一般:“搜索了全城,终于给你报了个最靠谱的奥数班,你可要好好学啊!“
”我辞去工作回家来做全职妈妈,还不就是为了专门照顾你?不就是为了让为好好学习?你学习不好对得起我吗?下次进不了前三名看我怎么收拾你!“
可是,孩子的人生是一个人的人生,不是全家人的人生;是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不是走父母没有走过的路。
有些孩子天资较好,能承受得起全家人的希冀,但有些孩子真是承受不起太多的压力,他们能够负担起自身就是人生的成功。
很多心理研究证明,人是需要依靠亲密关系才能活下去的,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才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若采取的方式不正确,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而从心里认定自己不配得到父母的爱。
当孩子开心地向我们分享他“大大的”喜悦时,值得我们放下手里的事情,专为他鼓掌;
当孩子想拥有自己的除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时,相信并支持他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义务;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时,我们有责任为他承担一部分,并耐心教导他正确的方法。。。。。。
有了父母的爱和肯定,孩子才有信心爱自己,才有力量去为生活奋斗,才有底气去勇敢闯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