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源书乡
也许曾对某人或某事(物)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可后来竟然放弃异念,对此产生好感。不管其中经历了什么,总之皆都与心境的改变分不开。这就是境由心转,心随境转的缘故吧。因此,大可不必为了一时的厌恶情绪而指责怨愤。
中学时有一同学非常讨厌上数学课,每到数学课他总要找理由逃课。实在逃不了,就在课堂上做出极不配合的行为,最终被老师请出教室,达到他的目的。
但他的成绩也不是最差的,且他其他学科的成绩都在中上等。慢慢地数学老师也不喜欢他,甚至厌恶他,连他的数学作业及卷子也不批改。后来他索性不交作业,考试时也交白卷,班主任苦口婆心的劝慰鼓励,甚至威逼利诱不但无济于事,且激起他当众发誓此生不提“数学”二字。
后来他真的放弃了数学课,谁和他提起数学二字,他就怒目而视,如发疯一般吼叫。他的偏执行为使得他被异常化,最终他离开了学校。谁料多年后他竟回母校做了数学老师,且被多次评为优秀数学教师。
他说让他转变的是因为看到王尔德的一句话:“不论什么地方只要你爱它,它便是你的世界。”他说他喜欢上学,而且当时的农村孩子也只有通过考学才能改变命运。他就是用王尔德的这句话说服自己试着不去不发怒,慢慢地不再厌恶数学,后来竟然喜欢上数学。
从那时起这句话就被他视为人生处世宝典,陪他学习,伴他生活与工作。使他拥有现在的一切:幸福美满的家庭,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社交和顺心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