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论“仁”之四途径
陈建军
子夏,即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卫国人。子夏是孔子门高足,是孔门四科中擅长文学的十哲之一。《论语·八佾篇》第九章中孔子赞扬的那个:“起予者商也。”能够使老师受到启发的学生,肯定不简单。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后世儒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小时候之所以没读到这些经典,恐怕与当时批判“学而优则仕”有关,原以为这是孔老夫子的观点,原来是他的学生的论点。孔子去世后,他就在西河教学,当时的魏文侯曾奉他为师,经常向他请教国政之事。《论语》的形成,他有很大的功劳。
《论语·子张篇》第6章记载,“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子夏说:“广博地学习而又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而又从切近处去思考,仁道就在其中了。”
这里子夏告诉我们涵养仁德和如何求仁的四种具体方法,就是要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样就是“仁在其中矣”。可以说,这是子夏进一步对孔子学说的发扬和概括,也是继承孔子对“仁”阐述,更是对老师一生言行的总结和概括。
孔老夫子在《雍也》篇第26章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讲的是博学,只有样样都懂才能成为通才;知识渊博,还要以礼约束自己,做人处事合乎礼仪,才不会离经叛道,这是博学。在《子罕》篇第25章说“匹夫不可夺志”,一个人真有气节,立定了志向,怎么样也不会动摇;在《微子》篇第8章说“不降其身,不辱其志”,对自我人格来讲,他的言行思想可以保持原来的志向,这讲的都是要笃志。《八佾》篇第15章说“子入太庙,每事问”,是说夫子对自己不大清楚、不太明白的事都要询问清楚;《公冶长》篇第15章夫子说“不耻下问”,即使是才学不如自己的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也要虚心地向他请教;在《季氏》篇里夫子说“君子有九思”时要“疑思问”,有怀疑就要研究,就要找寻正确的答案,这是要切问。在《雍也》篇第29章夫子告诉子贡“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讲的是近思。
子夏教育学生,要培养仁德,首先要从博学入手,这是基础。但博学未必有用,还要笃志,就是要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坚定的方向和目标。切问和近思,都是博学应有的功夫,内心有疑问,就要诚恳地请教别人,多听多问,光有经验还不行,还要加上从实际出发的深入思考,要真正有思想学问,从内心去体会人生的经验,这样才会有收获,才能领悟到如何做人、如何践行仁道的道理。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那么老夫子所讲的“仁”这个学问在心中就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