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书笔记-Day3]
作 者:文刀
公众号:做到洞察即做到
简 书:做到
时 间:2017.12.17 20:10-21:27(2PT)
引子
大部分今天看来成功的所谓的战略决策,常常伴随着偶然的被动选择,只不过是决策者,执行者的奋勇向前罢了。——张勇,湖畔大学 P49
马云说:“有一天,淘宝会超过沃尔玛。”曾担任过阿里巴巴总裁的卫哲就问马云:“你知道沃尔玛有多少零售额吗?”马云答:“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肯定会超过沃尔玛。”——P51
@文刀 其实呢,“决策者,执行者的奋勇向前”表现的是其内心的信念,对事件的未来,对自己的未来的一种信念。
你选择相信什么,那么行动是会随着你所信任的东西而变化。
@万维钢说过,你可以相信任何事情,但一定要信得足够深刻。类似的,@马云提到,常人是看到了才相信,伟人是相信而看到。
这也极大的表明——感性的“相信”的力量是多么重要,多么强大。
概念剖析
说到相信那到底什么才是“相信”?怎样才算“相信”?
- 《汉典》
[believe in;be convinced of;have faith in;place reliance on;put one's trust in] 认为正确、确实而不怀疑。 - 《词根词缀记忆字典》
believe 相信 →前缀be-,强调。-lieve, 爱,同love。因为爱所以相信。
@文刀 由上可以看到,“相信”的本质在于背后的认知——认知越真实清晰,就越容易坚定地相信,就越容易“奋勇前行”。
2009年里的“相信”
为了保有“相信的力量”,中国中央政府强力启动拉抬内需计划——“四万亿计划”,以此帮助中国足够快地走出金融海啸的影响。
因为——
在温家宝总理看来,当危机突发之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要激发信心,则首先必须把黄金亮出来,撒出去。
奥巴马相信埃隆·马斯克,于是“奥巴马批准能源部发给特斯拉4.65亿美元的政府低息贷款”;慕拉利相信李书福,于是“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汽车”……
正因为这些企业家们内心深含“相信的力量”,所以,即便是金融海啸的摧毁性破坏,这些企业家也能破局而生——谁信得越深刻,谁就越可能活得越持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