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路中国》读书笔记(三)工厂

《寻路中国》读书笔记(三)工厂

作者: 心际流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7:00 被阅读0次

        “在中国的南方,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高速路那样迅速地改变着地区面貌:农田消失,工厂冒出来了,创业者、打工者涌进城来。我颇感好奇,我想弄明白,在那些开拓型的工厂里面,老板和工人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何伟寻找到一个叫丽水的城市,那儿的工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固定下来生产某种产品。在新修的开发区的工厂边上,他看到了一个前来投资建厂的老板高老板和王老板。他们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了何伟的采访。何伟对该厂进行了长期、持续性的采访。两位老板从厂房选址、装修、项目选择、工人招募、开始生产及产品营销再到工厂搬迁,整个序列过程,都豪无保留地向何伟敞开,何伟可以自由出入该厂,与老板交谈,与工人接触。他见证了一个小型加工厂的起步和发展。

        在老板身上,他看到了老板如何与地方官员打交道,如何用物质和金钱打通各种关系。也看到了老板是如何招用工人和管理工人。何伟打交道最多的还是厂里的工人,他几乎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与厂里最主要的技术工人罗师傅相处不错,他了解到了罗师傅想法,先积累资金,让后自己当老板。罗师傅技术好,有头脑,在资金技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罗师傅果然到广州建厂当了老板。何伟还与工厂陶师傅一家接触密切。他家五六个人都在厂子里打工,陶师傅夫妻二人还在住所开了一家小卖部,售卖廉价商品。工厂刚刚起步,打工人家的生活也刚刚走向正规,一切都是蓄势待发的样子。

        何伟除了观察那家工厂,同时还观察周围的工厂,比如对招工的需求,对工资的标准及打工者的心态。工人们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他们喜欢没有休息日还整天加班的工作,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停地赚钱。随着道路的快速修建,各种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生产的产品各式各样,有的产品之间完全不相关联,更与当地的农作物扯不上丝毫联系。这些产品均是需求量大、价格低廉、利润薄的产品。

        在丽水,何伟看到了一个个工业园区获得生机,也看到了中国和美国在新兴城市扩张的关键性差异。不仅仅是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在一个新城镇定居下来的根本动机都完全不同。美国新兴城市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批居民往往时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一般是法庭和教堂。而中国的新兴城市,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等商店。自由市场决定着发展初期的雏形。在丽水市没有私人报纸,没有独立的劳工联合会,没有人修建教堂或寺庙,没有任何法律事务所。警察和政府干部的身影很难见到,只有在有利可图的场合,他们才会现身。这些现象都是当时很现实的又合法存在的社会现象。作者写道:中国人已经在改革开放时期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他们变得反应敏捷、足智多谋、善于思考。不过他们也会耐心等待——这是他们所具有的的一种古老的品德,跟这个国家一样历史悠久。

        何伟记录的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活力与乱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市场秩序也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他把亲身经历的一切记录下来,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以及在市场发展中得到成长和付出的代价。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应纠正的弊端,更加理性地审视过去和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路中国》读书笔记(三)工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xq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