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花钱会上瘾,真吓人,这个真相。
这才几天,看看微信账单,几千块花出去了,数字时代,我们真的做到了钱是数字,如果换成厚厚的人民币,拿在手里,这一张张,哗哗哗的花出去,肯定会心疼。
可现在,不觉间,光看见数字的变动,没有心动,知道细细一算账,哎呀呀,不觉间,花出去那么多钱,这才开始心疼。
可心疼也没用处,反正已经花出去了。
到底花哪里去了,这可要掂量一下,计算一二。
第一部分,必须花的,大概有这几方面,水费电费,也怪吓人,三口人,也没怎么开空调,交了三百块,不到两个月,花完了,又开始催缴电费,再交三百,看看能用多长时间。
水费也挺贵,两个月百十块,哗啦啦的流水,原来都是钞票呀!
超市转一圈,面包,牛奶,水果,蔬菜,还有排骨各种杂七杂八,不敢买,不敢买,买了一大堆,那一次都是百十块。两天一次,吃喝两字,也挺费钱。
第二部分,人情往来,家里长辈岁数越来越大,身体吧,开始出毛病,马上就要开学了,趁着有空,各家转转,没买啥东西,那一家不得百儿八十,都是最基本的奶蛋。
就这,还没有到红白喜事密集月,那时候,你家娶媳妇,她家嫁闺女,才真的是热闹,出钱如流水。
第三部分,就有点属于手贱心痒了,没事干,翻手机,直播间,这个优惠了,那个便宜咯,搁不住诱惑,买了这个,点了那个。
这一部分,需要好好反思,看看哪些纯粹是浪费,哪些是必须的。
第一冤大头是衣服,夏季衣服清仓,觉得真便宜,以前都多少多少的,现在几十块,真的太便宜,抢到就是赚到,抱着这种心态,买了自己的裤子,裙子,短袖,大虎小虎的短袖。
更夸张的事,前两天,竟然买了冬季的羽绒服,反季节推销,觉得便宜。
买的时候兴奋,买回来后悔,这又是一堆占地方的东西,现在穿不了几天,明年能穿吗?会不会小了?不合适了?
还有羽绒服,那么大一件,买回来挂在衣柜,看着真扎眼,好像在笑话我的冲动。
第二个激情花钱是公众号消费。关注了好多个公众号,说真心话,写得很好,比如风总的,子鱼的,九爷的,乌鸦的,包包的,他们学富五车, 才华出众 , 文彩四溢, 或嬉笑怒骂,或激扬文字,或幽默诙谐,各有各的风采。
我深深叹息,折服,看他们的文章,就是享受,可看得多了,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不就是白看吗?
后来,这些人都开通了自己的商铺,自己经常逛逛,生活用品,衣服,各种东西,今天买点,明天买点,不觉间,买的很多。
盘点一下,这段时间,每天都收三四个快递,有筷子勺子,内衣,牙刷,沐浴露,洗发水如此等等,每一件都不贵,加起来,很吓人。
这也算是上瘾吧,想想某些人为自己喜欢的主播打赏,爆出很多的新闻,还有点不明白,其实想想,万事同理。
你购买自己喜欢的公号主的商品,他给喜欢的直播打赏,都是一种为情绪买单的行为,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以后,一定要冷静购物,喜欢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希望不要被自己的情绪绑架。
第三部分是书钱,这两年,买书上瘾,看见喜欢的书,以前想买而没有舍得买的书,甚至好多的都看过,版本不同的书,总是控制不住下单。
隔三差五,弄回来一本又一本,甚至好多本书,一面墙的书架,不觉间摆满了。
这是什么心理?其实也是一种补偿心里作怪。
年轻的时候,喜欢书,而不可得,那种饥渴,隐埋在骨子里,司机而发。
现如今,一看见书,两眼放光,只想买回来,不买的时候,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心里难受。
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很多书在书店可以借阅,单位也有这样的福利,新华书店借书看。
可是,书看完以后,上交回去的那一刻,真的很不舍,守财奴放弃自己的财产,那种纠结,实在难受,不如自己买书,归自己所有的感觉更爽。
这样一来,买书也成了一大开支,这钱,就这样,没听见声音,就悄无声息的不见了。
唉,这花钱真的过瘾,也上瘾。
有个段子说:挣钱就像春花,星星点点;花钱就像夏雨,纷纷嚷嚷;挣钱就像秋风,不温不愠;花钱就像冬雪,洋洋洒洒。
这可不是说自己吗?作为老师一枚,工资有限,节源开流,势在必行。
下一步,好好计划,认真梳理,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该节约的钱,还要减省。
想起古人说的话,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好吧,就这样执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