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金时代》观后感

《黄金时代》观后感

作者: 东土夏洛克 | 来源:发表于2014-10-05 22:34 被阅读56次

    抱着一定的期望值去看了《黄金时代》,没想到这电影真是差到爆。幸亏我还是对萧红生平比较熟悉的,电影里的人物、情节、对白,基本都知道出处,饶是如此,电影依然显得非常冗长沉闷。普通观众去看,一定是会感到无聊的。汤唯一如既往的没有演技,但在这部电影里就完全不是障碍,因为整个故事都没讲好。

    萧红这个人本身的身世是非常狗血和八卦的,但电影并不会因为是讲述萧红生平就自然继承了她的故事性,仍然需要通过剧本(基本就是对话+情节)来讲好一个故事和一个(或者一群)人物,但《黄金时代》的剧本完全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刻画人物,没有刻画时代,甚至没有讲述故事,大概编剧是寄希望于观众都熟悉萧红的生平,从而能够脑补情节。

    怎么样才能讲好故事写好剧本,我自然是不懂,而且人们常常会觉得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是没有客观衡量标准的。但我相信还是有一些常见技巧和客观性指标的。例如我认为“单位时间的情节密度”,就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并不是说单位时间内情节的密度越多越好,但显然在很多时候,他是个有用、可观测的指标。

    所以有些电影显得特别冗长拖沓,就是单位时间内情节密度很低,既没有什么对话,也没有情节发展,毫无意义的长镜头在拖时间。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影片可能在某些环节需要低密度的情节安排,为了节奏变化也好,为了气氛也好。而且情节不能仅仅看数量,也需要看是不是合理、自然,内容是不是丰富、是不是衔接有致,等等。

    什么叫情节密度?戚蓼生(总是记成戚务生)在《石头记序》里面说: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

    戚蓼生的意思是说,我听说绛树这个人会同时唱两首歌,一个声音来自喉咙,一个声音来自鼻子。我听说黄华这个人能左右手同时写字,左手楷书右手草书。这些都是神乎其技,但我没有亲眼见过。如今竟然有不分喉鼻的两歌,不分左右的二牍,一个声音能同时唱两首歌,一只手能同时写两行字,这种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竟然都在《石头记》这本书里实现了,真是妙啊。

    我的理解就是,红楼梦这个书很多地方写的确实很妙。明明是写一件事情,但又同时带出其他一件甚至多件事情(也就是情节)。这就是情节密度高的表现。其实这并不稀奇,现代很多美剧、电影,在交代情节上都采用了类似的手段和方法。比如两个人对话,说话的语气方式可以显示出人物自身的性格、交谈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体现出两人的关系、同时交谈本身又会带出过去的发生的事情或者其他背景。这样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内,交代了三个情节,就是我所理解的单位时间内的情节密度。

    我很喜欢的《杯酒人生》,里面非常多这种一声两歌式的对话。而《黄金时代》就不仅没有,相反很多地方还很重复。比如萧红第二个孩子出生并死去的情节,电影里先是直接描写了一遍(情节就直接依据了白朗的回忆文字)。然后遇见胡风老婆,萧红又谈了一次第二个孩子的死。这段情节包括对话也是直接用了胡风老婆回忆萧红的文章的内容。一方面来说,我能理解编剧的意图,因为萧红第二个孩子的死是个悬案,一直有人怀疑是萧红毒杀了这个孩子。编剧为了把各方面的说法尽量展现就把白朗的回忆和胡风老婆的回忆都陈列出来了。但另一方面,这是电影故事,不是写萧红研究论文。从交代情节的角度,这完全是冗余重复的,而且普通观众也不清楚这些情节的来源,也没必要清楚。

    整个《黄金时代》,情节密度极低,更不用提情节的质量、衔接等等,因此显得特别缓慢而且不清楚。剧本大量运用了历史素材(各种萧红传记、别人的回忆文章),史实性倒是不错,但这完全不是电影应该做的事情。历史留给我们的萧红只是一个框架,通过众多人的回忆文字以及她自己的文字,我们可以窥见她生活
    的一个脉络,仿佛一个历史的骨架,具体的血肉细节是不可能全部流传下来的。而电影编剧就应该利用自己的想象,合理的利用这个骨架用细节填充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而不是把这个骨架刷层漆就原封不动的推出来展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金时代》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zu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