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佛言:爱欲莫甚於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第二十五章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第二十六章
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二十四、五章简析:
佛说:爱欲之中最厉害的是色,这个“色”字是专指淫欲之心,不仅仅是美色那么表面,心之所出,其色亦甚。“色”这种欲望,没有比它更大得了,幸亏只有这样的一种,如果有与它相当的爱欲,普天下的人,就没有人可以修成正果了。
佛说:有淫欲心的人,就像持着火炬,逆着风走路,必然会有烧手的祸患。
延伸:
本章突出一个主题,爱欲莫甚于色。为铺垫之章,用以衬托二十五章佛陀对色欲的定力。《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淫欲之心若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这里有个区别和层级,性欲不等同于淫欲心,爱不是淫欲,性是中性的,区分是生发的本心,是爱心还是繁衍后代还是淫欲,其区别很大。
淫欲之心就像逆着火炬的风,愈大,反噬之力愈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淫欲心若是断了,性爱之火自然无虞了,佛陀的本意并不是禁欲,所有的戒律,本质上都是“我执”,这是因为普通人若不借助戒律的力量,确实“无能为道者”,一旦突破这个阶段,则欲心已然不存,何来禁欲之说,而且自然会证得阿罗汉果。
第二十六章简析:
天神变幻曼妙少女于佛陀前,欲搅乱佛陀心意。佛陀说:“皮囊而已,里面尽是污秽,你们要来干什么?离开吧,我不用。”天神愈加敬畏,过来问个究竟,佛陀于是为他解说佛理,天神感悟,就此证得须陀洹果。
延伸:
本章讲天魔娆佛的故事,属于极简版本,释迦牟尼在十二月初八日成佛,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的最后一夜,魔王波旬前来搅挠佛陀的修行,这实际上也是佛陀自生的最后一道心魔,波旬用了万千魔兵魔将,佛陀不为所动,又幻化了三个曼妙少女,极尽妖娆之能事,然而佛陀已然获得四禅八定,远离了各种的欲念,如如不动,不为所动。
我们可以知道,一切都是我们的心之生发。所以我们经常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魔,是心成魔。那我们有了佛心以后,完全没有所动,不受所动,我们的心慢慢转化这个念头,即使我们现在做不到,只要我们自己通过戒定慧,通过把持自己,让我们的身心自在,身心无忧,自然远离种种诱惑,好像佛陀一样。
——尼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