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
昨天晚上松懈了,今天上午画画终于画完,下午去裱画,然后和女朋友逛了逛,晚上复习了一会
复习的时候会发现果然脑子一会就不转了,前期学的特别好,后面慢慢脑子就不进东西。
复习周长一点挺好,因为慢慢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不要松懈,可以学的东西太多了。
(以后的日记,不再写三件小事打卡,因为虽然有的时候适用,但有的时候找不到就浪费时间,要承认这个打卡的积极意义,但是不具备长期坚持的意义,比如为了加分和证书奖励几百人完成了21天打卡任务,但结束后就没人再打,且心理协会的人也没人在打。
第一个一定是日程,简单回顾一下这一天做的事,其次是各种觉得重要的小点,比如今天做的比较重要的事单拿出来写,还有就是想到的比较重要的事,突然就理解到的。
如果不是因为第二天有重要事情需要早起等重要原因,一定写满2000字以上。

1.不要松懈
昨天晚上其实可以早点睡觉,休息好然后早上好好画画,但是玩的两点,早上七八点钟明显感觉到很累,睡不醒,不敢起,浪费了大好时间。
之前没有这种感受,估计是宽松的环境所致,现在有这种紧迫感,主要是因为这些日子的复习周,作业多,考试多,现在距离结课差不多过了21天,中途当然有玩,但是慢慢有了这种好习惯上,一方面是被逼的,一方面思想上确实也有进步。
不要松懈,不要做无意义的事情,写坚持写日记,要学习,要进步。千万千万不能浪费时间,珍惜大好光阴。
2.语文写作能力
之前复习美术史所悟,当我用笔复述所记概念时,发现很多词语有微小的变化,很多不一样的时候发现没有原文词语形容的那么到位。
这便让我想起了语文中的词义辨析,突然发现这种题型真的太重要了,原来它的意义在这,只有把这些相近词语的意思都分清楚,写作才能更好,当然那只是一时明白,现在的兴奋感没那么强了。
除了词义辨析,用词要准确到位,其次就是要多用概括性的文字,什么意思呢,就是有的时候不仅仅要说个“好”,尽管意思是褒义,但依然有更加准确丶生动的用词。
这点在考试时非常有感,平日所背之所以难背,就是因为词语用的到位,而这类词语也比较难,写作中多,但平日里生活所用不多。所以考试时,像美术史,教育学之类,所答词语都不够概括丶准确,全部都是生活所用之大白话。
这点近日有所体会,以后要多加注意,寻求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2.理解的后知后觉
简单例子,第一次听课时很懵,但是尽管整个学习过程懵懵懂懂,但是当总结复习的时候发现能理解差不多,这时总是想追忆老师第一次讲的课,当时懵懂,而此时如果再听,就觉得每句话都能听懂,老师没有一句话废话!(录音的重要性)
又想起高中时一位政治老师分享的几科学习方法,数学便是,有了不会的题,给它硬干,实在是搞不明白,第二天继续干,尽管搞不明白,老师还是在讲新的内容,也有了新的内容,便发现,前面的简单了。
这番话现在想起,有几点我非常认同,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好,不放弃。中学事情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主要就是心态太容易蹦,一时失意,便不想学了。而老师这种死皮赖脸的精神十分值得拥有,今天看不懂,我明天继续看。
也许是一时知识太多,思维变慢,就是搞不懂,改日再看,便突然发现简单,这是挺常见的事情。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不放弃,常复习。
而现在真的发现,时间越久,脑子越慢。学习时间不宜过多,但学习次数越多越好。
这是关于学习方面。
而生活也是,很多时候都是被眼前所限制,经历多了,时间久了,想法自然不一样了,有变化了。人都会成长,只是快慢而已,一时愚钝又如何,想学习一般,心态要好,挑战要多,一回头,突然发现自己不一样了。
(所以这里有个启示,一定多参加比赛,多搞实践。)

3.记录很重要
今天下午和女朋友在公园玩,本来打算休息一会,我翻出了一些照片,居然看了几年的。
我会发现,很多回忆,是需要通过照片联想的,不然自己真的不容易想起来,而此刻,便大大增加了写日记的意义。
特别是这种想法,也或者说是灵感,今天想的是这些,明天又是那些,如果不通过记录,哪能一时记很多。
4.教育学心理学
学这些学科的第一个最大感受就是,我之前就有这些想法或者体会,原来它是有理论依据的啊,妙!
当然更多的是自己没体会到的,但也不得不说,这学期太懒散了,不知道学的啥,效果不好。所以要好好复习,我不要学会书本的知识,更要联系实践,把这些理论都通过实际例子整理下来,在平日中用上。
下学期心理辅修课表出了,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我比较喜欢前三个,后面俩估计又是理科的东西。
还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诊断学,心理咨询学,最后的是心理咨询,诊断也挺有兴趣,学校也不错,研究方法也挺好,但是很大可能是大三上学期开课,可大三上学期实习,如果冲突了就难了啊。
搜了一下人格心理学,百度百科有大体重要内容,而百度文库直接能搜着很具体的知识。这个时候我有个很惭愧的感受,如果靠网络,就能轻易学一门课程,那老师作用在哪?这学期老师说过,学习不是让背概念,而是理解,老师的作用在让大家理解,但是现在大家处于一个什么情况呢?平常不听,临近考试打印提纲和练习题,短时间冲刺,考试也不难,应付一下便通过。可是这有什么用?如果平日不努力,白白浪费各种学习资源。考试周做的这些事情,其实该在正式上课之前做完。
搜完人格,又搜了社会,也很有意思,里面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这对我下学期还是比较好的,下学期一定要好好锻炼,因为下下学期就要实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