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间的竞争、掠夺和共生中有一个模式叫做 “警戒拟态”。警戒拟态是一种保护性拟态,即一个温和无害的物种会让自己的外表尽量接近另一个相对凶猛的物种,使其他生物不敢亲近,以此来躲避捕食者。这种现象由英国博物学家亨利·贝茨(Henry W Bates,1825 — 1892)首次描述,所以被称为贝氏拟态(Batesian mimicry),或称警戒拟态。
警戒拟态在昆虫当中十分普遍,就以我所住的美东地区,我们常常看到的长得一模一样的蝴蝶:黑脉金斑蝶(Monarch butterfly,学名:Danaus plexippus,也叫帝王蝶)和副王蛱蝶(Viceroy butterfly,学名:Basilarchia archippus),两种蝴蝶不管大小或者颜色,几乎完全分不清楚谁是谁。
黑脉金斑蝶是有毒的,那是因为黑脉金斑蝶的幼虫以各种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为食。马利筋为夹竹桃科萝藦亚科马利筋属的植物。是个有毒植物,误食乳汁会引起肿胀、发高烧、脉搏加速、瞳孔放大等症状。黑脉金斑蝶因为幼年服食马利筋,所以本身也带着马利筋的毒素。如果鸟吃了黑脉金斑蝶,那么鸟就中毒了。由此之故,黑脉金斑蝶也被称为帝王蝶。副王蛱蝶是无毒的,但由于其外表酷似黑脉金斑蝶,鸟类及其他捕食者都会对其敬而远之。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食蚜蝇(Syrphidae),它们的体型和黑黄相间的色泽几乎完全模拟黄蜂或蜜蜂,它们还能仿效蜂类作螫刺动作,和发出蜜蜂一样的嗡嗡声。其实食蚜蝇本身无螫刺或叮咬能力,但是因为它们的警戒拟态也可以吓退很大一部分的掠食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