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读书打卡第470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刘媛媛的《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第三章《执行篇》第六节|永不放弃:让坚持变得更容易(一)
人为什么要坚持?
阈值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不坚持投入到一定程度,是看不到效果的。而在这之前,人太容易放弃了。
1.对一些本身兴趣不足却要坚持做的事情,如:减肥、学习,是需要极大毅力的,而人的意志力又是有限的。
意志力有限而要做的事情没兴趣或者太难,这可以说是坚持不了的罪魁祸首。
中国孩子大部分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因为基本上都是被老师和家长赶得走的。
2.一年365天,每天都很想学习,很想工作,跟打了鸡血似的,那么我们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疯了。
其实一年365天里面,可能有一小半甚至一半时间,我们都是没有热情,不管是对学习还是生活。
我们本身有消极的时候,有没有动力的时候,有不想坚持的时候,我们必须允许它在我们生活当中周期性发生,不要对自己特苛刻。
当热情下降无法坚持的时候,我们都要跟自己讲,这很正常,沉下心来,静静的熬过去就好。
3.压力不大,也是坚持不下去的一个原因。压力最大的时候就是毅力最强的时候,只要还没有被压力打垮,就要珍惜这个阶段,咬牙坚持突破极限。
4.遇到瓶颈期。
坚持需要方法,盲目坚持,只会更快消耗意志力。
第一,在目标选择上,只选择一个目标。
目标太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
第二,一遍遍的确认自己的策略。
目标不能让人产生坚持的热情,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才让人有坚持的热情。
考上北大,如果只盯着这个目标,不管北大的校门图象在大脑里多么清晰,把北大的校歌设为手机铃声听了多少遍,这只是形式上的目标慢慢的对这个目标就会麻木了。
如果对考上北大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策略,而且确信按照这个策略去行动,一定能考上。这种人更容易坚持。
知道自己能做到的人,比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人更容易坚持。
第三,数据化你的努力。
如果考上北大需要做考纲范围内的一万道题,那么我每天做一道题就等于我完成了一万份之一,当我完成一万分之一万的时候,就可以考上北京大学了。
在这种计算之下,我们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做一道自己不会做的题,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知道自己每一分钟的努力到底有什么用,也知道自己现在在什么阶段,离终点到底有多远。
这是数据化努力的好处,被数字刺激就不容易放弃了。
当你每一分钟、每一小时的努力,跟你最终会获得的报酬联系的越紧密,你就越想行动,就越能坚持。
第四,设计反馈系统。
让人快速看到反馈,是游戏让人上瘾的关键所在。赢了还是输了,赢了多少几分,输了多少分,都能马上让你看到。输在了哪里?下一局我要注意这个问题,开始调整。这样你就特别期待下一局去试试调整之后的效果。
有及时的反馈和能够快速找到调整的方法,这两个要素能让你一直坚持下去,甚至上瘾。行动——反馈——调整,循环往复。会让我们的行动越来越有效,目标更好的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