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北京折叠》

读书笔记《北京折叠》

作者: 鲍鱼不吃辣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23:15 被阅读0次

《北京折叠》读书笔记

上学期听综英彭在课上推荐过后就一直想读来着,后来一直拖着拖着,晚饭过后闲来无事便一口气读完了。说实话,读完之后内心感触并不大。文章内大部分描写都是一般人都知道了解的。全文除了印证如我一般人内心的想法外,并无其他。

 全文以老刀这一底层人身份角色的视角看待北京这一整座三层折叠式城市。全文的构造也便是老刀在三层世界里的所见所闻了。作者的文笔还行,不至毫无文科概念的理科生笔法。多处运用成语,但也都是常见词,不至于让我挨个去查词义。十分怀疑作者是杨绛先生的忠实读者,文章内容除了给北京分层外,还给人流露另一主题“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杨绛先生的至理)

【原文摘录】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老葛还要去看一下夜里会场的安置,就又带老刀下楼。楼下还有未结束的舞会末尾,三三两两男女正从舞厅中走出。老葛说企业家大半精力旺盛,经常跳舞到凌晨。散场的舞厅器物凌乱,像女人卸了妆。老人看着小机器人在狼藉中一一收拾,笑称这是第一空间唯一真实的片刻。

看到上面这一幕(也就是第一空间最最真实的一幕)的便是老刀和老葛,老刀从第三空间偷偷溜进来,老葛是从第三空间一路升迁上来。

【原文摘录】命运直抵胸膛。回想这四十八小时的全部经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晚老葛说过的话。他觉得自己似乎接近了些许真相,因而见到命运的轮廓。可是那轮廓太远,太冷静,太遥不可及。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他连看都还无法看清,命运对他就像偶尔显出形状的云朵,倏忽之间又看不到了。他知道自己仍然是数字。在5128万这个数字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如果偏生是那128万中的一个,还会被四舍五入,就像从来没存在过,连尘土都不算。他抓住地上的草。

黑体字部分奠定全文主题了,似乎在告诉读者,不论身处何种空间,你都无法改变你的位置,你所有的努力只会让你看清现实。

其实我挺反对这句话的,可能是因为我还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象牙塔学子吧哈哈。这也可以反应出当前社会我国的一种思想文化,一种类似认命了的感觉。但在美国就略微有些不同,美国人提倡自己的生活得益于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他们认为不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你都有可能改变,能够获得你想要得到的。

总之不管怎么说,两种文化差异,两种心情体验嘛。好开就好哈哈哈~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读书笔记 上学期听综英彭在课上推荐过后就一直想读来着,后来一直拖着拖着,晚饭过后闲来无事便一口气读完了...

  • 读书笔记•北京折叠

    看到得奖新闻之后好奇的去看了一下,很短的短篇,十几分钟就读完了,倒确实有些感触。 社会阶层的固化,在愚昧时代没...

  • 《北京折叠》读书笔记

    看完《北京折叠》我是懵的,或者说混乱的。 那种感觉是,突然把近些年新浪微博上的新闻集中在一起了,我抓不到重点,好...

  • 折叠了的北京,疼吗?

    █文/叁未 北京,折叠。 那样的北京,疼么? 夹在期间的人们,疼么? 看完《北京折叠》 似乎有了答案 《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折叠社会

    读完了之前遗留了一半的《北京折叠》。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其实《北京折叠》的脑洞开的并不大,甚至还不够《天才,疯子》的...

  • 北京折叠

    我想也许背景折叠所描绘的是一种时代的落寞吧,在改革开放经理40年,在这个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的的后面,在闪光灯聚焦不...

  • 北京折叠

    听说不少人读了无感,必须中年人读起来才有感觉吧…… 都是中年人在这个变幻世界里的酸楚:排队上幼儿园、花钱买学位、人...

  • 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

    篇幅不大,意蕴却深远。北京折叠,雨果短篇小说奖。 小说里的世界分为三个空间,48小时的轮回。第一空间有五百万人,生...

  • 《北京折叠》

    写在前面 读书的时候养成了两个习惯: 如果看到作者的书写得好会去把作者的书都看个遍,算是和作者有个深入交流了。 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北京折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cf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