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之作者创作并大量发表的散文诗、诗歌以及动物寓言、文学评论等文字,这部小说可能会颠覆读者以往对作者文字优雅的印象,因为它太野性、汪洋恣意了。小说以泥土般淳朴的语言讲述了民国时期陕甘发生旱灾、饥荒后,甘肃关山脚下仪州县以武志林为首的一伙有血性的青年农民不堪地主剥削,被饥饿所迫,成立借粮队向地主豪绅借粮,随着其声势壮大,被官府作为土匪围剿,他们被迫上了关山成为劫富济贫的义匪。小说塑造了“土匪”武志林、赵东、刘勇、陈国勇、史秀才,武举人、保安团团长苏帮龙,县长马福来,曲子戏艺人孟盛兴、孟琴父女,地主儿子、进步教师周涛和其女友鲁丽,地主周令山、袁祥以及其多个姨太太的形象,生动地演绎了他们之间针锋相对、爱恨情仇的故事。最终,因为兵匪围攻仪州城,所有人又为守城化解恩怨、成为同仇敌忾的战友,并肩作战,谱写了一曲共同抗敌、护我城邦的壮歌。小说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没有脸谱化,而是按照尊重人性复杂原则刻画他们的性格,文笔细腻、生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性。
作者简介
何小龙,60后,祖籍西安,中国作协会员,平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供职于平凉日报社。去年尝试创作的长篇小说《纸魂》荣获第五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小说组优秀奖。此前,作者致力于散文、寓言、散文诗、诗歌作品创作,在《中国作家·纪实》《诗刊》《星星》《草堂》《诗歌月刊》《诗林》《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星河》《山东文学》《奔流》《鹿鸣》《散文诗》《海外诗刊》《散文选刊》《华夏散文》《剑南文学》《北方文学》泰国《中华日报》《菲律宾商报》等国内外百余家刊物发表作品。出版文集11部,4部荣获甘肃黄河文学奖、平凉市崆峒文艺奖、崆峒泾河文艺奖。 正如著名评论家冯肖华所说,作家的本领就在于细细厘清这些混搭式社会力量中推动历史前行的流脉并加以客观地反映,以彰显文学的本质要义。看这构架,各类人物的设置安排,情节推进的起至转合,感觉都不错,气象大,有看点,总体呈现的是民间精神的正义,也即民族精神之一脉。为你点赞!
正文节选
有“龙脉”之称的秦岭,从其北部延伸出另一条山脉——陇山,向北逶迤而去,横贯陕西、甘肃境内,在陕西陇县、甘肃仪州两县,被取名“关山”,陇山最西端深入甘肃和宁夏交汇处的一个小县城,又叫“六盘山”。以巍巍关山为屏障的仪州县,在民国时也就几万人口。此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那时经济落后、开采技术匮乏,只有砚北和安口镇几个地主、豪绅建有的几处小煤窑,全凭人力和简单机械开采煤炭。他们组建的运煤驴队、马车车队途经之地,黄土路便成了一条条黑线,也必有附近的农民拿了小扫帚、竹笼来扫煤末子。如果刮一场大风,从矿区、路边吹起的煤末子就会随风弥漫整个仪州城,久而久之,这城就被打上了灰黑的底色,永难消除。尤其是民国十四年以来陕甘大旱,出现罕见饥荒,关山草木枯黄,原先在城郭里尚还存有的点滴绿色凋尽,这山窝子里的一片灰黑色就凸显得更为醒目。旱情如蝗虫席卷下的小县城,更显得空寂,行人寥落。一些曾在街道上流窜的狗,突然都消失了。而在城外野地里,不时有一缕青烟冒出来,那定是有人捕猎了野狗,正用干黄的蒿草烧烤了吃呢。但常常,也会有人猛吃了狗肉后,没走几步就栽倒于路上,因无人收尸,这尸体就渐渐化为一具骷髅,与远远近近被扒光了树皮的榆树或槐树树干相对应,都是一律的瘆白……
《鹰唳关山》已由电字书设计制作,中国人文出版社出版,向全球读者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