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的第一场分享会,带着好奇心,想了解如何为自己“赋能”。2个多小时的分享会,主讲人猫书给大家分享了参加广州梦想赋能班这半年来的心得体会,分别对价值观、情绪管理、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几个大模块做了简要介绍,涉及读书和体验。而对我来说,读书会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和求知欲,复盘就好比颗粒归仓。
时间:2018年2月9日 19:30-22:00
地点:南宁市光线书店
主题:广州梦想赋能班学习体会分享
分享人:猫书
参与人数:16
分享内容:
一、简介:
广州梦想赋能班历时6个月,每月1次,每次两天,针对一个主题,应用拆书法拆解两本书,并着重体验将知识内化。
(一) 主题
出自:《这样读书就够了》)
(二) 课程表
二、要点:
(来自@小齐齐,经本人授权)三、其他
(一)会后分享:
1.ARR复盘资料:注意ARR不是什么
2.私董会价值:关怀-挑战-连接
3.努力焦虑症:努力的假象
7.《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微习惯误区
(二)视频书籍推荐:
1.认知疗法《让人生停止灰暗的艺术》:更易读
2.兰迪波许演讲《最后一课》
(三)值得一试的体验
1.价值观:催眠与遗嘱
2.决策:私董会(基于自我认知的决策)
3.复盘:ARR、101小组
4.时间管理:反转课堂
四、体会/下步行动
(一)清晰价值观:
1.思考最最核心和根本的问题,要成为怎样的人?(强大内心的来源)
2.保护孩子的梦想
(二)行动改变情绪:多做自己选择做的事情,少做“不得不”
(三)微习惯:早计划晚小结(已开始晨间日记)、复盘(亮点、不足、改进)
(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放下知识焦虑,读书-应用-反馈-改进,循环迭代。
(五)时间管理:时间管理不好的人才研究时间管理。(困而习之)
1.明确重要和紧急的标准。重要:对人生及年度月度目标有帮助;紧急:今日毕。
2.避免陷入条条框框和过多时间用于计划。
3.使用管理工具,如滴答清单。
4.精力管理:充电(锻炼休息)、省电模式(能量低的时候做简单的事)、节奏(冷却时间)、确保高能输出。讲目标的人追求优化、讲系统的人追求“简化”。只有简单才能坚持。(出自:精英日课)
(六)复盘:ARR应用到工作中。聚焦问题、注重行动、知识沉淀分享。
(七)努力:当努力本身成为目标,目标就不再真实。(斯多葛:可控的精进-不可控的接受),避免人生的无力。
(八)专注:明确目标,警惕假努力。
五、更多思考
以下是参加完读书会以后脑袋里蹦出的问题,答案还在慢慢寻找,希望听听大家的声音。
(一)关于价值观:
1、实现发现,70%的人最看重的是家庭,那即使已经明白,但可能还是不知道要怎样做。
2、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三观不合,到底是什么?价值观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那人生观、世界观又是什么?
3、三观是否会改变?
(自答:凭借经验形成的信仰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科学怀疑的态度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
(二) 关于习惯:
每次吃完甜食都觉得心情好,导致每次心情不好或身体状态不佳的时候就开始吃零食,其实很早就意识到这种简单的方式给了我由口达心的及时满足,但对身体无益,而且通常是发生在意志力最薄弱的夜间,尤其失眠的时候。同时,由于吃是生的本性,所以用好习惯替代吃零食这个不好的习惯要如何做?
(自答:准备相对健康的食品、经常换换口味。失眠的时候听音频,不看电视改为看书)
~~欢迎提供更多实操建议~~
(三)关于时间管理
1.对事情种类不多的人,会不会把事情搞复杂,将大量时间用在分类判别上?
——简化,周历。
2.落实到日常是不是按照模板写晨间日记?但每天的记一个文档,很难总结收获,记完就完了,很难再找到。
——用印象笔记试试搜索功能,必须定期手动整理。
3.那些清单,有什么管理工具?必须易用可坚持。
——各种尝试,选定合适。
4.手账记录,以前有看过日本人写的一本书,做周计划和日计划的,但是坚持不下来,也尝试过100天日记。容易陷入事无巨细。
——抑制购买冲动,也许并不需要
5.电子工具和纸质工具的利弊,适用场景?
——各种尝试,选定合适。
小结:这部分的答案来着于猫书和samle的启发,感谢不吝赐教。时间不可管理,管理的是自己,自己的精力。核心是从需求出发,自己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被工具绑架,不用为五花八门的方法选择困难。
6.下步尝试:
(1)属于自己的 TO do list
(2)用印象笔记记晨间日记,简化晨间日记。
晨间日记目的:跟进目标达成。每天必做的“三只青蛙”,前一日已完成的事项打卡(所有事项都与目标相关),其他都可以允许自己不记录。
(3)定期整理“收获”。
六、假设
假设我是主讲人,我可能会这样做:
(一) 活动预告:发布涉及的书单、鼓励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
(二) 活动开始:简单自我介绍,10分钟内,可以让大家说说来此目的,第几次参加等,收集最关注的点,为后续各模块时间分配做准备。
(三)活动过程中,先做总体介绍,每个部分讲完做个小结,若时间允许可以给2分钟自由提问,避免中间被打断思路。
(四) 活动尾声:自由讨论环节,可以给大家2分钟准备时间,也不一定要求所有人发言,或者还没想好可以先跳过,毕竟有个消化思考的过程。更要避免发言的信马由缰。鼓励大家复盘甚至下次主讲一小段。
Ps:(亮点)猫书的控场以及幽默打断和拉回主题,值得学习。
(五) 活动结束后:线上分享补充资料、复盘,单独了解非活跃参与人员意见建议。
小建议:组织者考虑了解一下分享会的参与人员结构(性别、年龄、职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扩大思考碰撞的范围,避免局域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