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就是这是个人与人之间无比接近,又无比远离的时代。六度空间理论说,人与人是多么接近,互联网把人像是从海里捞起来似的,紧紧地贴在一起,手机放在那里,推销人员的电话就上门了。人们的交流热切而又紧密,积极而又功利。可以,夜深人散,场面寥寥,望了望四下,又哪里来的人和你交流,更别说掏心窝子了。世界是一个孤独的广袤的大海,而人呢?像是岛屿,像极了荒岛。在岛上看,看到的东西一成不变,什么也没有,好似要被这个世界吞噬。
身前身后的人都不认识,她们不看我一眼,我也是。生命中的人,大多是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往。即使那个人坐在你身旁,往往也不会有什么交集。虽说灵魂的美,才华的美,才显得长足,才显得深邃。可以谁又能随时关心身旁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无非是看他样貌如何,穿着如何。呵,人人都在说的肤浅行为,轻易地又被每一个人践行了。不过没关系,过客而已。
不过也不可忽视其中的道理,再没有温度,也能让人活得明白是吧?人,特别是一个年轻人,要想脱颖而出,要想被人认可,靠的绝不是屁大点才华,和臭水沟一般的深度。靠脸。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容貌是一个人极大的才华,天大。
回想起王粲婚约被拒,曹操幼年遭鄙,到刘兰芝被赶回娘家,无非都是长的不够大德,不够好看。反过来,什么一表人才,郎才女貌,之类的词数不胜数。越是奸佞,越是昏庸,越是无能,历史上给他的画像就越是肥硕越是凶恶。在文学的根源上,在文明的根源上,美与德,丑与恶,就被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世界从来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读一读典故,看一看社会,其实差别不大。真正读进去典故的人,绝不会是书呆子。若真是,那便是他得出来的结论,这样对他,最好。
浪漫的故事,之所以浪漫,往往不在于它是否真的浪漫。在于这件事于现实而言,是有多么离奇。就像李白追月亮追到了井底,就像恋人相约投河。雀屏中选,一个皆具身份地位的人,把自己聪明漂亮的女儿当作奖品似的,谁人射中了孔雀的双眼,就把我的女儿抱走。汉高祖李渊,恰好射中了。不可思议,令人羡慕。但那个世界就是这样,这么地诗意。诗意到走路摘桃能碰到个圣人,打发乞丐能碰到个帝王。这是每一座小岛里都见不到的啊。但是,每座小岛里都又见得到啊!
可不是吗?这就是文学典故的价值所在。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