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共设有两个奖项类别,一是矛盾文学奖作品奖,此外特设两个荣誉奖,以表彰在长篇小说创作领域有重要贡献但未能直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作品。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参评作品要求是1985年至1988年期间首版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作品奖
1.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作品简介:《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中国中央电视台在2015年还推出了电视剧版。
作者简介: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他关注人生的奋斗历程,倾注着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无比热爱,讴歌拼搏奋进、勇于抗争的精神;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堪称“文学创作者的誓言书”。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全书)
2. 《少年天子》
作者:凌力
作品简介:《少年天子》是一部描写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政治生涯与爱情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顺治五年(1648)为起点,以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顺治帝突然去世为终点,展现了这位年轻皇帝在登极后多方面的政治、爱情与家庭生活,刻画了他复杂的性格和多侧面的历史形象。
作者简介:凌力,本名曾黎力,籍贯江西于都,1942年生于陕西延安,196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作家、清史专家,曾任北京作协副主席。她的作品以历史小说为主,著有《星星草》《少年天子》《倾城倾国》《暮鼓晨钟——少年康熙》等,多次获国家级大奖。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3. 《都市风流》
作者:孙力、余小惠
作品简介:《都市风流》是一部反映都市生活改革的长篇小说,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设为中心,刻画了上至市长下至街道妇女的生态和心态,反映了当前城市改革的复杂面貌。该作品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但在后来的文学评论中引起了一些非议。
作者简介:孙力,男,1949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饶阳。现为北京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副主席。与余小惠合作的长篇小说《都市风流》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余小惠,女,祖籍湖南长沙,生于北京。现为北京作协会员。与孙力合作的长篇小说《都市风流》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4. 《第二个太阳》
作者:刘白羽
作品简介:《第二个太阳》是一部描写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军大西南的壮丽史诗。该书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辉煌战绩为背景,从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切入,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西南,解放成都的故事。小说结构宏大,气势磅礴,语言朴实、流畅,笔调深沉、雄健。
作者简介:刘白羽(1916年9月28日~2005年8月20日),北京通州人。193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8年入伍,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随军记者,第一野战军战地记者,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作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散文集《长江三日》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5.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作品简介:《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
作者简介:霍达,女,回族,1945年11月26日出生于北京,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副主席,北京作协副主席。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该作品荣获第三届全国茅盾文学奖。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作品
《浴血罗霄》
作者:萧克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8年
内容简介: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罗霄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决策北进的历史故事。
《金瓯缺》
作者:徐兴业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有说法认为是海峡文艺出版社或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0年(有说法认为是其他年份,但根据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范围,应为该时间段内的版本)
内容简介:小说以十二世纪为背景,形象再现曾经并存过的辽、宋、金三个政权和它们的兴衰变化,塑造了一批民族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