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车到了灵宝,是县城车站的班车,每天一班直达。
人的一生,因缘际会,小时候哪里会想到,自己与灵宝会有这么深的缘分。
县城能开通到达灵宝的班车,主要应该是因为灵宝有矿产,大概我们市很多人就在灵宝的矿山矿井里干过,或者还在继续干着,所以班车还在继续运营。前几年我在弘农书院时,父亲曾经在附近的豫灵的矿山上干活,我一度前去看他。今天坐车到故县还未到达灵宝城时,司机让我下车再坐公交到灵宝,后来坐上一辆私家车,听司机介绍,不只豫灵,故县也有矿,由临潼到我在弘农书院时去过的娘娘山风景区一带,全部都是秦岭矿产区。班车的司机大概是送人去故县的矿山的,私家车司机又说灵宝在修环城高速,高速接通南阳复接通十堰,说我上车前他刚刚送了两个十堰人去高速隧道工地。一个地方有矿产,真是了不起,这些矿或许古代就已经开采,那么在古时,是否也有很多外地人前来灵宝开采矿产呢?
今天是我第四次来灵宝。
第一次,上完高二离开学校后,在西安,蒙一同学介绍工作,去到他表哥承包的建筑工地,在咸阳干了几个月后,我被调到灵宝,最终因为天气寒冷,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我决定离开工地,最后和同学一起南下到深圳。那时候,我曾经从西阎镇走路到灵宝城。也记得自己曾经上山摘枣摘苹果,看到山顶上又是平原,颇觉惊奇,因为我的家乡,山大都比较陡峭,山顶上就是一个小尖,能容人就不错。
第二次,是我坐火车从深圳到西安,取道灵宝转车,这一次,印象也是特别深刻。当火车在经过湖南的某隧道时,迎面过来一辆拉煤列车,我们当时所坐的火车,还可以开窗户,因为天气热,大家都开了窗,结果风把煤灰吹到每个人的脸上和身上,那情形就像大家刚刚从煤矿矿井里挖煤出来一样,面孔黑黑的,洗都很难洗。
第三次,是前几年我参加乡建的学习时,在灵宝的试验基地弘农书院里住了几个月。那几个月里,我第一次全面阅读了《论语》、《道德经》、《大学》、《礼记》、《中庸》这些古代的经典,并且还曾经手抄了一遍。也第一次参与给苹果疏花,套袋,初步了解到苹果果农是怎样管理苹果种植。也有幸品尝到书院同事们尝试用生态农法种植的苹果和用这些苹果制作的酵素。品尝了灵宝的特色美食石子馍、羊肉汤。
这次,则是前来了解去年游学到我们家乡的灵芝坡乡村图书馆游学团队乔老师一行。原本年前就计划过来的,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乔老师团队在这个村里做耕读书院已经几年了,目前正在建合作社的过程中,非常令人佩服。我们算是乡村建设的同路人,而团队的每个老师,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