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七,附子麻黄类方

三十七,附子麻黄类方

作者: 名曰伤寒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00:38 被阅读0次

    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名麻黄附子汤

    原文:1.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伤寒论》(302)(康平本作“无里证”)

    2.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金匮要略·水气病脉症并治第十四》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原方:麻黄二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麻黄附子细辛汤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伤寒论》(301)

    原方: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 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经方论坛“古传煌”医案:昨天上午来一患者,男,35岁,乏力思睡半天来诊,体温37.5度,无恶寒,无身痛,极度乏力,身重,无汗。按上呼吸道感染处理,用复方氨基比林,症状不缓解,故下午又来诊,症状和体温同前,乏力思睡与少阴证的但欲寐相符合,但无恶寒身痛,脉也不微细,反浮缓。当时,麻黄附子细辛汤有点不敢用,思考再三,还是用了两剂,叮嘱患者第二天,再到诊所看看,患者吃完药得微汗而解,乏力思睡,身重消失。此证虽取得疗效,但,为什么不出现恶寒,身痛,脉微细呢?是不是也可以象小柴胡汤证一样,见一两个主症便能使用?

    经方论坛“杨奇云”医案:08年在神经内科实习,一男性患者,中年,体格偏胖、壮实。症见舌、小腹、小腿及双足麻木数月,自述严重时嚼面包如同嚼木屑,毫无香甜感,食寐正常,小便难控制,阴部上缩感,大便偏干。舌淡红,脉平缓。以周围神经病变入院,询问病史,言半年前从高架上落下,落入冰水中,又以冷水清洗污泥,自此后出现身体麻木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怕冷,患者称是。至此,我心中已有大致治疗方案,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剂,麻黄未敢多用,先以8克探路,并针刺关元,行烧山火,患者诉针后舒适(后因患者每日忙于生意,夜晚才回病房,未再针灸),服药后患者无明显舒适或不适反应,麻黄加量至10克,三剂,服药后第二天患者诉大便通畅,小便已能控制,阴缩感明显好转,麻木也有减轻。原方继用三剂,食物时已知香甜。后来医生查房时,将处方改动,我亦出科,不知后续如何。这个病人后来失去了联系,我不清楚继续将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下去,他的病能不能痊愈,但按照前面用药的情况来看,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当初之所以选这张方,除了因为患者的症状、体质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病人的病因是“受寒”,我所看过的此方相关病案中,不管是暴喑、暴聋还是其他疾病,有许多都提到病人的“受寒”史,所以我脑海中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用法就是麻黄体质的人在受寒冷刺激的病因下,(尤其是“突然的寒冷”),而出现的或发热或麻木或疼痛一些相关疾病。简而言之,麻黄体质+病从寒冷得之+相关表现(或疾病谱),是我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的认识。亲自治疗的病例很少,仅此一例,体会是否正确,不敢定论,录于此,仅供诸位参考。

    蔡长福医案:十载以来,所遇吞咽不利而不至完全闭塞之轻症咽喉炎患者,更是不知凡几,其证往往多见:形寒怕冷,经常发懒犯困,但见脏无他热,径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开表即愈。前年偶过菜市场,见一对夫妇路边口角,询之,乃知为丈夫者卖菜时竟无故发困,忘记收钱,一日损失几十块。其妻屡说不改,因此争吵。细问乃知患者更有畏寒怕冷,身体惫懒,总睡不够等。余乃笑曰:无须争吵,此病也。因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再遇于菜市场时,患者已满面笑容,千恩万谢:“先生的方子真是神了,吃了一付就不犯困了。”此后,更遇吃饭时突然犯困而饭碗堕地、或一看电视辄睡意阵阵,曾不能支持两分钟以上,种种怪证不一而足,但见患者形寒怕冷,身体惫懒,精神不振,发困打盹,脉见沉细而紧,悉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愈。亦因此,余乃固知“但欲寐”实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并知能用十方,不如精于一方,但能善用,岂有“病多方少”之窘?

    经方论坛“龙志勇”医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很好用的!前几天的一天夜晚大约八点钟,我也用此方治疗了一例感冒患者,女,27岁,哺乳期间,夜卧挡风,发低热,头痛头昏,一身极度乏力,自诉全身无力,无力抬头,无力托腿走路,无力讲话,不渴,查脉细弱,舌不红不干。麻黄细辛附子汤症很明显了,处方:麻黄30克 附子20克 细辛15克。煮药一个小时,分2次服用!当天晚上服下,早起病若失!!!一切正常!直夸“真神”!呵呵,我自傻笑!!!

    ......

    桂枝芍药知母汤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原文: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知母四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甘草二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

    ......

    桂枝附子汤

    原文: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伤寒论》(174)

    2.《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条文字与上文相近。

    原方: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 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

    ......

    去桂加白术汤,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又名白术附子汤

    原方: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注:小便自利,即小便频数,津液频失,致大肠不润,故大便坚,风湿及痛风患者常见。桂枝微利小便,故去桂枝。白术通大便,并治风湿,故加白术。生白术多油,炒制无油。白术治便秘,亦治便溏,双向调节。凡桂枝类方,但见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皆可去桂加白术,但脐上悸者,皆不用白术,反去术加桂。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伤寒论》(22)

    原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 ,又名 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

    原文:1.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2.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3.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原方: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注:

    东子: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黄细附子,其主治皆非水饮,故,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为错简。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七,附子麻黄类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uj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