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觉醒需要多久呢?一年?十年?还是一辈子处于混沌之中。
由于幼年开始经历了过多的人世间纷纷扰扰,开始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七岁左右便明白了人是会死去的,就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但大人一直很忌讳谈及死亡,我不知道该和谁谈论生死……只记得那个夏天,做了一个夏天的噩梦,害怕自己突然死去,凡是黑暗的地方,我都害怕,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瑟瑟发抖。
像这样的事情特别多,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这一类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生而贫穷?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大富大贵?为什么人喜欢欺负弱者?为什么会有一大堆机构,这些机构是做什么的?还有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这些问题存在我幼年的脑海里,一个接一个,有时候,我走进教室,看着同学们埋头苦学,我的问题又冒出来,为什么要读书?老师体罚学生,为什么没有人反抗,不痛吗?
一切都没有答案,这个世界奇怪极了。
初中语文老师经常布置作文作业,我在作文里写满了自己的思考,她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是灰暗的,只是太阳被乌云遮住了,终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我看到那一段评语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存在,什么是存在呢?一朵花开在荒野里,它被看到,被感知到,就是存在。但这并没有让我融入这个世界,我只是在长夜里感受到一颗孤星。
我经常会去想,人类在远古时候,并没有现代高速运转的社会系统,而是钻木取火的时候,他们内部相依为命,外部却又为一点点资源相互杀害的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难道就像推石上山的盗火者一样,陷入无意义的重复吗?
但这一切都存在着,在我未出生之前就存在了,我死之后,它们依然存在。那这一切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和朋友走在南锣鼓巷,他问我:“你是乐观还是悲观的?”我回答了一下:“乐观的。”他说:“我本以为你像《血色浪漫》男主角的,这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顿了一顿:“我对全人类是悲观的,对当下却是乐观的。我会觉得人类活的太辛苦了,绝大多数人为了生存,挣扎在生死边缘,但今天月色正好,树影婆娑,烧烤摊冒着热气,灯光下大叔的脸和蔼又可亲……我又觉得当下是美好的。”
我想起了李诞,那个凝视世界的人。常常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察周遭发生的一切,把一切通过眼睛记录下来,从生活中挑取素材,组成思考的原料……背负太多的人,常常感叹“人间不值得”。活在自己世界的人,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更多时候一个人都可以玩的很好。
当世界如一湖春水,铺在眼前……我经常蹲在湖边,静静地看着,百无聊赖之际,会扔一个石头,湖水和内心同时泛起波纹,这时,我就会纵身一跃,在湖水中游了起来,游到呼吸困难,就湿漉漉坐在岸边,又开始看着安静的湖水……湖水里有一个少年,那个凝视死亡的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