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地理信息数据的定义、类型、要素特征一级生产获取
1. 地理信息数据概述
地理信息是信息的组成部分。页是对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达。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包含了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等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诸多要素。地理信息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各个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
简单理解,地理信息数据就是对地理现象的抽象和简化,山水湖田林草沙海房屋道路等都是地理现象。
地理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①具有几何现象的位置,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达他们的形态特征
比如:
● l 点:可以用点形态来表述温度监测站、雨量站等
● l 线:可以用线形态来表述道路、河流等
● l 面:可以用面形态来表述湖泊、建筑面、工地面等
● l 体:可以用体形态来表述立体建筑等
②用属性表表示属性特征,比如一个建筑,包括名称、开始时间、竣工时间等属性信息;
③时间特征,比如有一块地,以前是空地,现在是建筑群
2. 地理信息数据的三大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具有三大基本要素: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 空间位置:是指数据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坐标表示;
● 属性特征:是指数据所代表的地理实体或现象的特征,是上述所讲到的属性信息;
● 时间特征:是指数据的时间属性,即数据所代表的地理现象或实体在时间上的变化。
3. 地理信息数据的特点
● 数据量大,城市数据超过tb级
● 分布不均匀
● 拓扑关系复杂
● 多重属性结构,同一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属性特征,在空间分布上会重叠或部分重叠。(一栋建筑所在的地块范围。从土壤角度来看,属于红壤;从规划来看,属于建设用地。)
● 多尺度特征,同一数据在不同比例尺下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大比例尺下是以面表达,在小比例尺下可能是以点表达(比如厦门市,在福建省地图上就是一个行政区划面要素,在中国地图上就是一个点,在世界地图上就不显示了 )
4. 地理信息数据的类型
4.1. 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听到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这样的说法,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区别在于,空间数据强调地理位置的信息,可以通过地理坐标系统进行定位和分析;而非空间数据则不依赖地理位置,更关注其他属性和特征的信息。
● 地理数据=几何数据+属性数据=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
● 几何数据=空间数据
● 属性数据=非空间数据
4.2.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两种常见的数据表示形式。区别在于,矢量数据适用于精确描述地理对象的形状和位置,能够表示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而栅格数据适用于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通过像元的网格来离散化空间。
4.2.1. 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也是图形数据。矢量数据使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地理对象,它主要由点、线和面构成。每个点、线或面都有精确的空间位置和形状,点、线、面都可以以点的坐标对(x,y)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有规律的数据集合体。矢量数据具有精确性和准确性高的优点,适用于需要精细地描述和分析地理对象的场景。
获取方式:
● 纸质地图数字化
● 空间分析结果
● 外业测量
● 图像数据转换、提取,(从遥感影像图中识别地类)
表达方式:
通过规定的表达方式,将点、线、面这些矢量数据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构成了矢量数据库。
矢量数据库,把描述性的信息,就是属性与对应的图形地物关联起来。站在数据库表的角度上看, 每个属性都是一个字段,每个几何信息/位置信息也是一个字段。
4.2.2. 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也是图像数据、瓦片数据。栅格数据以网格的形式表示地理区域,将地理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的像元(像素)。每个像元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并储存了该位置上的属性值。栅格数据可以用于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如高程、温度、降水等。栅格数据储存方式简单,适合于大范围区域的分析和处理。
● 图像数据的最小单元为象元或像素,像元的属性值可用于描述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现象。
● 每个栅格单元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属性。图像数据的实质是像元的阵列,每个像元由行列号确定其位置,可由一对有序的行列号坐标(x,y),且具有实体属性的编码值。(如影像图是由一个个具有不同灰度值的栅格组合而成,每个栅格有其行列号确定位置,每个栅格都有具体实体属性的编码值)
空间分辨率:
指像素所代表的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可以理解为栅格单元的大小。栅格单元大小越小,则代表空间分辨率越高,呈现的信息更精细,反之则代表空间分辨率越低,呈现的信息更粗糙。
基本运算:
两个栅格图层间可以进行基本的运算的,将位置相同的栅格单元值遍历执行运算即可得到新的栅格图层。包括算术组合、布尔逻辑运算
4.3.二维数据和三维数据
二维地理数据只包含水平方向的位置信息,适用于平面地图、空间分析等场景;而三维地理数据除了水平方向的位置信息,还包含了垂直方向的高度信息,适用于更立体的地理场景展示和分析。三维地理数据能够提供更真实的场景展示,但其数据量和处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二维地理数据和三维地理数据常常结合使用,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使用二维地理数据来制作平面地图和进行空间分析,同时利用三维地理数据来更真实地展示建筑物和地形信息。
4.3.1.二维数据
二维地理数据是指仅包含水平方向的位置信息(即X轴和Y轴坐标),以及在该位置上存在的属性信息。它通常用于制作平面地图、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场景。
4.3.2.三维数据
三维地理数据是指在二维地理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方向的高度信息(即Z轴坐标)。它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地形、建筑物等立体地物,并能够提供更真实的场景展示。三维地理数据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
5. 地理信息数据的展示
每个图层代表一种数据集(可以是地图服务、图形或是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并指定该数据集是如何描绘使用一组属性的,图层以特定的顺序显示在地图上,列在最底部的图层在地图的最上面显示,也就是先添加的图层在下面显示(原理类似于"栈")。
图层的顺序可以叠加和调整,不同的图层可以用来显示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
6. GIS数据来源选择及常见文件格式
● 矢量数据:
常见的矢量数据格式包括Shapefile(shp)、GeoJSON、KML等。
● 栅格数据:
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包括GeoTIFF、GRID、JPEG等。
DEM地形数据(地形图)、航拍图:dem,tif;
DOM影像数据(影像图)、航拍图:tif,img
● 三维模型:
常见的三维地理数据格式包括3DS、OBJ等。
人工建模(含BIM)、无人机倾斜摄影,倾斜摄影:osgb;
人工建模(含单体模型):obj、dae;
BIM数据:dvt、dgn;
点云:las、ply
小模型(飞机、小人、汽车等):gltf、glb
6.1. shp
shp(Shapefile)是使用最普遍的地理空间格式,由Esri(Arcmap的公司)开发的的主要格式。SHP文件是必须要了解的!所有和地理空间有关的软件都提供了对SHP文件的支持。
SHP文件可以表征点、线、面任何一种空间实体。换言之,SHP文件可以是点层、线层和面层。
SHP文件格式的最显著特点是他由多个文件组成,包含点、线、多边形等几何要素的位置信息,以及这些要素上的属性信息。有点类似CAD文件。至少3种文件,至多可达15种不同的文件,其中.shp、.shx和.dbf是每个有效SHP文件所必须的。
● .shp— 图形格式,用于保存元素的几何实体。
● .shx— 图形索引格式。几何体位置索引,记录每一个几何体在shp文件之中的位置,能够加快向前或向后搜索一个几何体的效率。
● .dbf— 属性数据格式,以dBase IV的数据表格式存储每个几何形状的属性数据。
例如,第一节读取的街道图层文件,包含以下6个文件。
6.2. kml
KML是一种基于XML的格式,主要用于描述地理信息和虚拟地球场景的可视化展示。
KML最初是为Google Earth等虚拟地球软件设计的,但现在已成为一种通用的地理数据格式。KML可以包含点、线、多边形等几何要素,并允许在这些要素上添加属性信息。KML文件可以包含图形、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以实现更丰富的地理展示和交互。KML文件的扩展名通常为.kml或.kmz。
6.3.geojson
GeoJSON则是一种基于JSON的格式,是一种简单和轻量级的方式来存储地理要素和属性信息。
GeoJSON支持点、线、多边形、多点、多线、多面等几何要素的表示,并使用经纬度坐标或投影坐标来描述地理位置。GeoJSON文件可以直接在Web地图中使用,并与JavaScript进行交互。GeoJSON的文件扩展名通常为.geojson
6.4.tiff
TIFF(标记化图片文件格式,The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是地理空间最常用的栅格格式,TIFF文件常用于存储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图等数据,是影像图的常用格式。TIFF文件可以包含地理坐标信息和投影信息,以支持地理空间参考。tiff的后缀有:.tiff、.tif和.gti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