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人们总爱羡慕别人的优秀,希望自己也能摆脱平庸,变得优秀。其实,优秀并不那么难以实现,当你习惯了把每件事都尽力做到完美,不甘心只做到及格线,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你持续进步。
优秀与平庸之间,只有一道鸿沟,它可以轻易跨越。只不过很多人被这道鸿沟吓退了,只能永远与平庸为伍,与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跟优秀擦肩而过。
为什么我们身边那些已经非常优秀的人,比你付出的努力还更大呢?在他们眼里,努力让自己保持优秀,不被别人追上,已成为一种习惯。
优秀的人,不会一劳永逸地吃老本。他们对未来充满敬畏,不停地探求新的知识。越努力,越觉得自己懂的太少,心里越没底,越督促自己更努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自己始终处于上升状态。
真正优秀的人,是停不下来的,因为内心深处有一种对无知的恐慌。对于知识,他们永远觉得自己不够。
反观那些平庸的人,经常一知半解,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可以横行天下了。还有些人,看不到无知的可怕,他们总是喜欢找一些案例,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从爱因斯坦到爱迪生,来佐证读书无用论,极力为无知开脱,这样的人,只能成为碌碌无为者和人生的过客。
一个人,不能仅仅渴望成为优秀,还要更多地为之付出行动和努力。如果你不敢勇往直前,不敢勇攀高峰,那你一生也跨越不了那道鸿沟。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知识等待学习,不要只是议论别人的无知,更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无知。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反而越勤奋?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优秀的人看得远,想得深,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对知识无比渴求并充满敬意,每时每刻都在千方百计地提升自己活着的价值。
佟鑫海心语——不丢传统,不忘来路,不失本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