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寻求虚无和破灭,以自我毁灭为夙愿。一场生死迷惘的博弈……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题记
Ⅰ. 初识,亦是诀别
2017年2月12日,上午10点20分,
坐标,昆明某书店。
一抹刺眼的鲜红愕然冲破眼前的书海,抵达眼帘。这是初见……
定睛一看,书上的红色腰封尤为显眼,封面上的男人,在浓黑、白光,和阴影的交错下,若隐若现,仿若被禁锢书中许久。
“五次自杀、追寻空无的毁灭美学、自传体绝笔”
这是印在腰封上的简介,也是太宰治未完成遗作——《人间失格》留给世界的绝唱。
Ⅱ. 人间失格,即丧失做人的资格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曾说过的。
感情,被写作之人以细腻温柔为捣槌,将其研磨揉碎,然后倾付于笔墨,终成文章。可以说,书中的情感核心,便是写作之人的倒影。
《人间失格》一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记组成。
作者以第一视角叙述了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可怖的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以及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在书中主角叶藏不断的自我否定,也是太宰治以此暗诉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人间失格》其间交错混乱的人物,极端懦弱的情感,如同一副镣铐,将写书人、书中人、书外人,紧密缠绕着。当然,在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中,又尤以叶藏、良子,和“我”为故事主要脉络。
叶藏,一个总是小心翼翼求生存,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的男人。对于身边的女人,他的情感无疑是复杂混沌的,他不明白女人心的浅薄与悲悯,又无法相信旁人所付诸于自己的真心。
不断挣扎,不断质疑,爱得真切,却也痛得压抑。
爱情世界的坍塌与重建已然是他生活的常态,而友情的背叛与疏离,进一步将叶藏一点一点推向死亡边缘。
叶藏短暂的一生,讨好、恐惧,害怕被抛弃。以为妥协退让才是生存的唯一办法,甚至于为了与人世间不再有隔阂,开始学习人性背后的卑劣。
那个他所厌恶的大庭叶藏,终究,成了他生命的主导者。
书中有一句话,我始终记得很清楚: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这就是叶藏,浮世漂泊,归途无期。
“拥有纯洁的信赖心的人”,“信赖的天才”。对于良子这个角色,作者是这样定位的。
完美的极端塑造,已然注定良子的悲剧。身为叶藏的妻子,她的所思所想,都在叶藏的言语行为中,清晰体现。可,作者却偏偏忘了,良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意识。
被刻意而为之的冷落,想到良子对“信赖”的执着,不由觉得满是讽刺。她所身处的世界,无不在千方百计的摧毁这点角落里的真实,并乐此不疲。
良子,一个日本当代精神世界萎靡的牺牲品,黑暗中渐趋陨落的启明星。
在看完《人间失格》后,对于作者,我有太多太多的疑惑和好奇,这点追根究底的心情,让我继而了解到作者太宰治的人间。
昭和六年,太宰治与恋人初代同居,不久后便开始从事共产主义运动,为此接连搬过好几次家,大有居无定所的意味。
而这段“正常的生活”,在悄无声息中走向末路。当他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十分信任的妻子在认识他之前早已委身他人,内心受到了剧烈的打击。于是,他开始自我毁灭(或者称为自我救赎)之路,他去青森警察署自首,为自己的共产主义革命生涯划上了句点。
昭和十年,太宰治在镰仓山企图自缢,未果。这是他第一次追寻死亡。
在自缢事件之后,太宰治患上了盲肠炎,因治疗中大量使用镇痛药而对此上瘾,这令他不得不入院治疗了三个月之久。祸不单行,在治疗期间由于没有按时交纳学费而被东京大学开除学籍。
出院后不久,太宰治因对镇痛剂注射上瘾,不惜举债买药,生活陷入一片混乱。这段期间的自我放逐,进一步扩大了他内心的孤立无援。
昭和十一年10月,在亲朋好友的劝说和哄骗之下,太宰治住进了精神病院,这次入院经历成为了他一生都无法释怀的噩梦,也成为了《人间失格》诞生于世的原动力。
被后世称为其自传性小说的《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始,并与三本札记对应,由此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以及壮年时期的生活。讲述了叶藏如何一步步丧失做人资格的不归路……然,故事主角虽是叶藏,却也是作者本人。
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最后是面无表情的“死相”,模样古怪,令人生厌。这是札记之初“我”对叶藏那三张照片的评价。
太宰治以旁观者的身份,带我们窥探了他的内心世界,对自身的厌恶毫不掩饰——“充满了可耻的一生。”
末,昭和二十三年6月3日深夜,第五次自杀的太宰治,于玉川上水投水自尽,终于得偿所愿。时年,39岁。
Ⅲ.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最是人间留不住》
当我看完全书,合上沉重的书页,脑海中忽然浮现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台词。
大庭叶藏,和川尻松子,何其相似,何其不幸。
当灵魂的自由被剥夺,身上的枷锁被鲜血染红,呼救无声。《人间失格》无疑是一部史诗巨作,同时也是一部末路生命的自白。
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所追求的不归路,对于生活和生命充满着期盼和恐惧,这种冲突与矛盾的心情犹如酷刑。叶藏不只是作者的影子,也是我们的影子……
和叶藏一样,我们生性胆怯,懦弱无能 ,自身的不安全感在混乱陌生的世界中,尤其沉重。人情的冷暖,人与人之间的欺骗和虚伪,以及社会现实的冷酷残忍。无不在告诉我们,你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但是,正如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写的,“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对生活的困惑与迷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面对它,接受它。久而久之,便只能任其自己被吞没,甚至没有挣扎。
夜晚终将过去,黎明未曾消失。《人间失格》是悲剧,亦是喜剧。悲剧在于叶藏们饱受生活的折磨,束手无策,不得不以放弃生命为代价,寻求虚无缥缈的安宁。喜剧在于,未完待续的故事,结局尚有转圜的余地,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是未知。
既知人间留不住,何妨坐看荣与枯。
与世界交手的这许多年,愿你我光彩依旧,兴致盎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