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歌曲推荐,但是我把它放在《评论》里,可能是觉得它更像听后感,发点莫名其妙的牢骚。
我想这首歌大家不会陌生,刷抖音等短视频的时候,总能遇见,恰好我也是因为短视频去找了完整的歌:
听那锣鼓喧天 谁伴着泪眼
荒唐的婚姻在世间
从未有相见却能牵住红线
世俗让人疯癫 句句话偏见
这一场婚事定义着贵贱
叹爱恨无边 让喜字成云烟
她坐红帐 面带浓妆
唢呐一声唱 明月光
这女子泪眼拜高堂
一拜天地日月
二拜就遗忘这一生
跪三拜红尘凉
庭院 大门锁上
杂乱的眼光 多喧嚷
这女子笑颜几惆怅
余生喜乐悲欢都无关
她眼中已无光
这几句一定是大家最熟悉的,也是这首歌的高潮。
每当这就几句歌词响起的时候,我的面前就会浮现一个身穿大红嫁衣的美丽女子,于一片喜庆的厅堂中端坐。
而下一刻,画面陡变。
忽然唢呐一声响,原本的人声鼎沸的厅堂转眼就变得阴气森森,女子机械的拜完了洞房,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提线木偶。
等三拜完毕之后,再转脸之时,泪却已经湿了她的面。
可是木偶怎么会哭呢?
哦,不对,她应该不是木偶,可是为什么她却表现得像个木偶呢?
……
以上是一些短视频博主拍的视频,上一刻还满眼大红色,喜气洋洋的画面:红烛、高台、美人、红妆,下一秒就变得鬼气森森:泪眼、愁容、提线木偶……
喜庆与阴森两重反转的画面,再配上曲调轻快,但歌词感伤的配乐,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冲击力的。
也是我对于这首歌的整体听感:矛盾。
1.
我对音乐没什么了解,虽然经常听歌,但大多时候就是听歌热闹。就算是喜欢一首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来由,比如歌手声音好听,旋律我喜欢,歌词有意境等等。所以在这方面,我也没什么能说的,只能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感觉。
首先,这首歌把它的旋律和歌词单独分裂开来,都是无法吸引我的。但是一旦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魔力。
歌曲背后的故事很简单,它讲的就是一个女子的婚礼。
歌曲核心聚焦在女子的神态与心理的描写。
本该是喜庆的婚礼,女子却是泪眼拜高堂,也正因此,本该是喜事的唢呐被平白吹出了白事的感觉。
这是众人眼中的喜事,却是女子的丧事。
这种两极对比强烈的画面,加上轻快的调子和悲伤的歌词,形成了整首歌曲上的矛盾撕裂感,对听者有非常强的冲击力。
2.
在来讲讲我对于故事的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不对等的婚姻,在整个拜堂过程中,她没有丝毫自主权,如同一个牵线木偶。
如同歌词中所说“这一场婚事定义着贵贱”,再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就连她的悲喜都不再重要,更别提拒绝的权利。
就这一点,就可以让听着脑补许多故事:是一个女子被逼着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也可能是女子成了富贵人家的美貌小妾,并且她明白自己往后余生就要在一块四四方方的宅院里渡过,她今后可能是某人的妻或妾,也或是某些人的母亲,但她唯独不会再是她自己……
但如果这仅仅是一个女子的个例,它不可能有五十多万的收藏。
在我看来,这首歌是过去几千年中,女子在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中的普遍遭遇。
在古代,女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为妻纲,男子三妻四妾,而女子注定不可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二拜就遗忘这一生 跪三拜红尘凉”女子出嫁从夫,而过往的岁月将一把抹去,遗忘的是自己过去的人生,前尘往事再也与她无关。
“余生喜乐悲欢都无关 她眼中已无光”,今后她会是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亲,可她再也不是她自己,她没有自己的名字,没有自己的悲喜,如同被人操控的木偶。
不过这个女子,很聪明,从拜堂那一刻开始,她就意料到了自己这今后的一生。可即便如此,在“贵贱”的压制下,她也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于是在她拜堂的那一刻,她眼中便没有了光,成了一个无知无觉的提线木偶。
可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所以我有个阴谋的想法,后世的儒学家门都喜欢讲“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是知道了女子们今后的命运,所以为了让她们不要读书,不要那么聪明,那么她们就会心甘情愿地成为提线木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