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常委10月31日下午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都要向基层延伸,向基层发力,而这离不开建强各民族干部队伍。
各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民族地区基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担负着具体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的任务,各族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身边常打交道的基层干部,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民族工作的成效。
强化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各民族干部能力本领。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于干部。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纳入各民族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考试测试内容,重点培训项目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入行。二是进行专业训练。广泛收集不同行业干部培训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性实战化培训。采取适当补贴、宽进严出等方式,引导各民族干部按照自身工作选择学历提升教育和专业课程进修。
统筹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着力盘活民族地区干部人才资源。干部的成长,既要靠自身努力,也要靠组织培养。一是推动干部交流任职。加大基层单位与上级机关单位、经济发达地区间干部交流力度,推动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交流。对在民族地区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跨地区、跨层级、跨领域交流任职。二是推动双向挂职锻炼。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省内对口帮扶等项目平台,选派优秀干部到对口援疆省份挂职锻炼、顶岗学习、跟班实训,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历练成长。
完善严管厚爱激励保障,着力激发各民族干部干事热情。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一是从严管理监督。紧盯领导班子和“一把手”这个关键,重视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抓好日常监管和监督执纪,做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二是落实保障政策。优化艰苦边远地区类区划分,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公务员奖励性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完善特殊休假和年休假相结合的休假制度,逐步改善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人才的生活待遇。三是强化关心激励。重视、关心、爱护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的特殊倾斜政策,充分发挥激励效应。
加强各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各民族干部的正确政治观念和价值观;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各民族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注重关心关爱,激发各民族干部的干事热情和奉献意识。只有加强各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实现党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人民政府杨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