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书笔记3:身临现场的采访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书笔记3:身临现场的采访

作者: 清风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7-03 02:04 被阅读0次

    故事=叙事+情节。那么,叙事和情节有什么不同呢?打个比方,叙事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而情节是“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而逝”。

    我们会发现,情节要让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一种情感态度,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就是情节。

    因此,与新闻相比,叙事性的采访需要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需要像前面所说的“跟人待在一起,成为整个氛围的一部分”的采访方式。

    01 故事要给读者带来情感体验

    让读者感到欲罢不能、并引起情感共鸣和情感投入的体验,就是“情感化学价”反应。那种“情感化学价”更高的故事,更容易引起读者关注。

    例如:我们会常见车辆被盗的新闻,可能不会引起读者更多的情感关注。然而被盗车辆的后座上还有一个婴儿,这样的故事不用费力,就能够调动起读者的关切,因为它包含有更高的“情感化学价”。

    具有高“情感化学价”的故事,既不需要上下文或者前因后果,也不需要去刻画人物,就能成功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情感投入。

    “情感化学价”比较低的故事,要吸引读者读下去,重点就要放在写出有实感的生活,通过挖掘得到的细节等方面。

    写作者要将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碰触到的以及品尝到的东西,在写作中建立起一种场合感,构建起真实、强烈、感人的场景。

    例如:在手术室中,不会有任何一位外科大夫产生这样的想法:“呃,血,太残忍了。”如果作品中这样描述一位在手术室的外科大夫,呈现的一定不是人物的真实反应和语境。

    失去真实的故事,也就失去了读者的信任。

    了解了情感体验对作品的重要性,也就了解了身临现场采访的价值,身临现场的采访能够对受访者有更深的理解。

    和人物同情共感,才能把故事讲得深。因此以下几个方面,是身临现场的采访中要特别注意的:不要让采访者本人变成注意力的焦点;不要顺着采访者的思路去问问题;必要的时候收起笔记本。

    02 用身临现场的采访获得情感体验

    身临现场的采访有多种方式,感知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构建情感体验,才是最重要的目的。那么,具体如何去做呢?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1. 与受访者建立关系:到达洋葱的中心部分

    在一个理想的访谈中,非常舒服的相处状态,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想象一下,和好朋友的谈话,比起和陌生人之间的谈话,哪一种会让人觉得更舒适、更有快感呢?答案不言而喻。

    朋友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整体,更容易抵达信任的核心。我们用洋葱的中心部分来形容这种感受——干脆利落、尖锐刺人,但又具有最鲜明和最真实的风味。

    洋葱的中心部分,是品质和大小最完美的部分,是真正让故事风味十足的部分。想要到达洋葱中心的部分,需要一层层地去剥,剥开的过程,就是与受访者建立关系的过程,

    通常要经历七个阶段:引介—调适—联结的瞬间—安适—揭示/披露—减速—重新激活。

    这七个阶段都要求采访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经历,直到最后的阶段,也就是“重新激活”的阶段,受访者开始积极主动地合作,达到像朋友一样信任的高度,才会有获得了洋葱中心部分的感受。

    2. 使用访谈的技巧:从受访者的视角去讲故事

    近些年,心理治疗开始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当遇到创伤事件后,对一个人可能产生很大改变。

    此次新冠疫情后,有一些患者和家庭就接受了后续的心理抚慰。采访中的访谈技巧就是来源于心理治疗的一种。

    当一名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寻求心理治疗的时候,心理医师通常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就是“是什么使得这个人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采访者的访谈也要达成类似的效果。非虚构作者想要让自己的故事写的深,不仅要找到变化的切入点,还需要从最初的记忆开始,掌握全面的信息。

    要站在受访者的视角了解他的经历和想法,对所有和他相关的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出让受访者产生回应的问题,让他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故事,从中找到人物的性格,让读者理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3.参与式采访:深陷到别人的世界里

    参与式采访,就是“跟他们一起生活”。是采访者与他的采访对象一起,共处一个空间,以同样的方式说话,以同样的节奏过日子。

    用参与者和观察者这样一种双重的身份,架起受访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特德·康诺弗想写监狱的题材,于是就申请了一份惩教官员的工作,并在监狱里呆了10个月的时间。

    在那段时间中,即使在他自己的认知里,他也主要是一个惩教官员,甚至想要去参加升职为警司的考试。

    因为忙碌的工作,他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想他的书的进展,在离职之后,他才开始写书的工作。

    《华盛顿邮报》记者安妮·赫尔写了来自墨西哥中部的女性,到北卡罗来纳州当挑蟹肉工人的生活。

    作者和她们一起乘坐大巴从墨西哥中部来到北卡罗来纳州海岸。她们的工作是手持小刀,站在一个钢台子边上,把蓝蟹的肉挑出来,每天10个小时。

    这个工作不仅乏味而且做起来还很疼,因为那些螃蟹的壳非常锐利。但那些女人还是死命地想要获得这份工作。

    作者一面感受着自己那双发抖的手,一面看着另外一双因为太累也在发抖的手。这种共鸣会为写作注入权威性,读者也会因为这种感同身受而打开心扉。

    4.围绕受访者构建一个世界

    受访者的世界不仅是他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而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可能看到、听到、遇到的一切。

    写作者要尽可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把自己调节到可以接收受访者节律的状态上去。

    安妮·赫尔在写那些挑蟹肉的墨西哥妇女时,去了墨西哥四次,买了她们在家乡听的那些音乐CD,读和他们曾经生活的世界相关的书。

    除了安妮·赫尔的方法,书中还介绍了身临其境构建受访者世界的其他方法。

    例如:注意感受自己身在何处;读一读当地的报纸;去教堂了解整个社区人们的状态;跟你的人物使用同样的语言;到他生活过的地方去。

    5.一个忠告:别一直身临现场

    大部分故事,需要记者时刻沉浸在他的采访中。但有时候,或许离开才是更好地选择。

    《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路易丝·基尔南曾经写过一位女性,她被一片掉下来的玻璃杀死了。死者的两个女儿看到了妈妈被杀死的过程,姐姐比较抗拒采访。

    作者感觉到自己这种采访的不近人情之处,在姐姐15岁的生日聚会上,作者来到姐姐面前对她说:“我只是想过来跟你说生日快乐。好好玩。”说完就走了。

    当基尔南做出退后的举动之后,她的采访获得了突破,这是不出现在现场的收获。

    03 录音还是不录音的问题

    书中专门有一部分探讨关于是否在采访中录音的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认为需要录音的,提出以下几个优点:记录精准;采访者有机会观察到更多的细节;保留个性化语言;可以反复收听等等。

    认为录音会产生的不足之处是:让采访者产生依赖;冲淡在访谈时获得的感受等等。

    共同的认识是:无论是否使用录音,重要的是思考和感受。那么,你对在采访中应该录音还是不录音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04 书中金句摘录

    1. 在阅读你的作品的过程中,你的读者获得的,是一份前后相继的精神和情感上的经历。

    2. 所谓“主题”,还不在话题、地点或者主要人物什么的,它指的是故事的中心思想,是某种处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的东西。

    3. 如果我们没写清楚,那我们所有的采访就等于是零。如果我们没有做好采访工作,那它一定会在我们写作中透露出来。

    4. 像摄影师一样思考。不断移动,不断改变你的视角,同时保持安静。努力不要打断事件的流动进展。

    5.在我们的故事中,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小东西,因为,正是这些东西,才构成了你身临现场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书笔记3:身临现场的采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kj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