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友是典型的好人被人欺那种。他性格外向,眼里柔不进沙子,遇到不公平的事,刚正不阿,是非分明,毫不犹豫拔刀相助。
他粗中有细,每天不论在忙,都会抽时间向父母问好;他深爱自己的妻子,更爱他们的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印在他的心里,只要有时间,会尽可能地陪伴他们。
工作上他非常努力,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能让父母、孩子生活的更好,他工作之余,还要去干第二职业。加班加点司空见惯,错过饭点是常态。因劳累紧张,身体经常出些小毛病。但是,他不在乎,有时吃点药,有时硬扛。
有一次,他和朋友去一米线馆吃饭,正吃着吃着,看到有两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起身端着只有汤的碗去前台,想让再送一份粉,可怜兮兮的站了很久,老板就是不给他们。看无望,孩子只好底着头,扫兴的走回座位。看着那一幕,他心里特别难受,立即放下筷子,快速走到孩子跟前,拉着他们的胳膊,又回到前台。非常气愤的对老板说:“你们明明白白写着,添汤加粉不要钱,为什么不给孩子加?”
“已经加过一份了,不加第二份。”老板振振有词地说。
看着正长身体的俩孩子,也知道那些东西,他们一定没吃饱。立即对老板说:“给他们加粉,我出钱。”
有次因加班到深夜,第二天实在不能早起,没法做早餐。孩子洗漱完毕后,他骑着电车,带着他们,匆匆忙忙赶到小区门口一包子店。正往店铺走时,看到有个小学生,高举住一元的纸币,大声喊着要买包子。老板大眼一撇,对小朋友说:“钱不够,我们只卖整笼的。”小朋友正准备离开,他看着孩子那失望的表情,又看看自己的孩子,心生不忍。上前一步,一把拉着他,一边对老板说:“给他一笼,我付款。”小朋友接过包子,很不好意思,一边像他表示谢意。一边把手里的四元钱递给他,他怎么也不要。让小朋友留着用,同时叮嘱他快点去学校。他的孩子当时问,为什么要给人家买包子?他转过身,摸着孩子的肩膀,郑重的说:“遇到困难,大家都应该相互帮助,如果那个小朋友是你,别的家长看到这个情况,来帮助你,让你同样吃上包子,你会高兴吗?”孩子立即回答:“高兴,明白了。”蓦地露出了笑脸。
挚友家上有老下有小,父亲体弱多病,母亲下岗多年。自己收入有限,为了更好地生活,还是请了个保姆。尽管保姆做的有不如意的地方,他对她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大家相处的非常融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保姆刚来不久,那天,他正在单位上班,母亲打来电话,说保姆的手切菜时受伤了。他二话没说,立即请假回家。
到家后,看到保姆哭丧着脸,右手紧握着左手,指缝间浸满了鲜血。他快速走过去,简单了解情况后,带着保姆就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左中指(甲根部)横断伤,包扎处理后,办理住院手续,等皮瓣长好,再作缝合术。为了照顾好保姆,他把她的孩子接来,在医院陪护,自己除了上班就是在病房。医院食堂条件有限,他怕保姆她们吃不好,一日三餐都亲自下厨,并送到床前。
十天后,手术顺利,继续观察治疗几天,医生说可以出院了。保姆和孩子迟迟不说回家的事,他已经猜到她们的想法,主动提出出院后好好疗养疗养,看需要多少补偿金?语音刚落,保姆的孩子接着就说:“母亲的手残废了,以后没法干活啦!最低不能少于五万。”
第二天主治医生查房,他问保姆的手算几级伤残?医生说:“她的伤,只是不美观,不影响功能,达不到伤残标准。”大夫走后,保姆的孩子说:“不管怎么说,最低不能少于三万。”
他也是懂法之人,也知道她们有点过分。他妻子的意见是,尽量协商解决。如果协调不成,就走法律程序。但是,他想的更多的是同情和谦让。主动劝妻子说:“她们也不容易,谁也不愿受伤,就算我们捐赠吧!满足她们的要求。”
事后,保姆感动的流下眼泪。激动的对他说:“我遇到了好心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