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上·下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上·下

作者: 精读猫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05:15 被阅读0次

    文/精读猫

    宋朝的中央政府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并称三省。

    其中中书省发布政令,门下省审议,不合理的驳回,合理的叫尚书省存档,再由尚书省下辖的六部负责执行。

    听上去分工明确。可运作起来就变了样。

    中书省通常沦为传达皇帝旨意的话筒,门下省的省意都是走过场,谁敢驳回圣旨啊?

    而尚书省的职权已经被留步瓜分,他能做的仅仅是给公文存档。

    更有甚者,按照宋太祖的初衷,三省只处理政务、军事和财政,分给了其他机构,严格讲三省只是秘书处,问题是皇帝为什么要三个秘书处?

    其实宋太祖是用这种方式让手下互相制约,以便皇帝驾驭。

    说到底还是为了集权,目的是达到了,可谓是新增那么多机构和岗位,加剧了冗官问题,并且对财政造成了巨大负担。

    后世说宋代积贫积弱。

    根子就在这里,不是朝廷没钱,而是军队和文官集团太烧钱,快把财政压垮了。

    对此,有识之士早有认识,并着手改革。

    这是第二部分要讲的内容,即为改变积贫积弱,宋朝进行了哪些改革?

    这些改革又对宋朝的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庆历三年,即一零四三年,参政之事,范仲淹上书宋仁宗,提出整顿吏治、缩减军费、减少农民负担等主张。

    韩起、富弼、欧阳修等高官纷纷响应,宋仁宗同意,拉开了庆历新政的帷幕。

    新政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损害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遭到强烈抵制。

    仅仅一年,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领袖被贬斥出京,庆历新政夭折。二十多年后,一场力度更大、时间更长、举措更激烈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那就是王安石变法。

    公元一零六九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主持变法。

    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内容庞杂,但归根结底是要富国强兵。

    为此,王安石干了两件事,节省财政开支和增加财政收入。

    先将节省财政开支,这里我以保甲法为例。所谓保甲法就是规定乡村住户,以每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是有两名以上的男丁的家庭都要出一人作为保丁,这些保丁平时干农活、农闲时接受军训,战时服兵役。

    据计算,朝廷为保丁支付的费用仅为正规军的五分之一。

    所以王安石希望实施保甲法后,能裁减正规军,降低军费开支,这对于缓解财政压力是大有帮助的。

    此外,对农民进行训练也能改变宋军战力偏弱的毛病,达到强兵目的。

    王安石甚至向宋神宗许诺说,只要苦练几年,保定的战斗力会胜过正规军。

    再来讲讲增加财政收入,那手段可就多了。

    比方说青苗法,每逢灾年,个体农民为渡过难关,只能向地主借高利贷,利率经常高达百分之七十。

    到时候还不出,只能变卖田产抵债。

    青苗法规定,政府每年可向农民发放两次贷款,利率仅为百分之二十。

    这既避免了农民借高利贷,政府又可放款生息,一举两得。

    还有募役法,从前农民每年都要付徭役,也就是替官府免费劳动。

    募役法废除徭役制度,改成州县官府出钱雇人,这笔费用叫免疫钱,由当地农户分摊,分摊原则是大户出大头,小户出小头。

    这一方面减轻了农民负担,让他们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农业生产,进而充实了国库。

    另一方面,大户人家承担了大部分免疫钱,等于是政府从他们身上薅了一大笔羊毛。

    王安石还叫食盐、茶叶和酒水改成国营专卖,民间买卖其他商品如肉类、水果、木材,也要向朝廷缴纳消费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上·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lp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