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09798/e344af75238be3d7.jpg)
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小时候,一个人给了你苹果,然后拿走;接着又给了你香蕉,还是拿走;再给了你一个西瓜,他又拿走了……等长大了,即使有人给你一个果园,你也不敢要了。”
敏感的人就像这句话里的孩子,当他毫不设防地准备接受另一个人的“好意”时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欺骗”,当他的信心与信任被一次次打击后,他对外界的安全感也逐步丧失。
这里的“好意”与“欺骗”是一个代词,可以对应如下情况:
亲近的人该给你安全感——时不时被情绪暴力
出色时应该受到鼓励、夸奖——得到的是怀疑、漠视
表现差时需要正确引导——只有责骂、冷暴力
……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中,他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他人失去信任,心理也会开始敏感。
这是因为他从小就处在“被欺骗”的环境中,本该有的安全感始终属于缺失状态。
更糟的是敏感者往往对“悲观事件”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解析他人行为时很容易就会往不好的方向去揣测。
并且敏感者的“天赋”使得他对任何人的情绪都能更灵敏地感知,并且他人任何不好的情绪都容易被敏感者归因到自己身上,“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他是不是觉得我很麻烦?不然他为什么不开心了呢?“
他们就像他人情绪里的“受害者”,只要身边有人,那就是“敌人”。
而被迫成为“施害者”的一方会因为没有伤害的本意而感觉到“与他相处真累”。
实际上敏感者的消极想象是对自己获得认同的不自信,即怀疑自己是否有获得别人好意的资格。
那么,要怎么改善这个状况呢?这里有三个方式可以尝试:
第一,知道自己是敏感的,当出现消极的想法时问一下自己,真的是我想的那样吗?当因为不确定他人的某些动作而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直接与相关的人沟通,沟通是消除误会最直接的方式。
第二,降低他人的重要性,要知道,他人的情绪与你无关,就像你不会随意就不喜欢另一个人。
第三,意识到他人对自身的危险性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高,即使他们因为你而产生了不好的情绪,也并不一定会对你造成实质的伤害,你只要做正确的事就可以了。
关于敏感这个话题,有更多观点的话希望能一起补充。
与自己对话,用5个专业测试认识你自己。——微信公众号:一些话而已,回复“测试”
想知道有哪些瞬间,悲伤是迷人的?——微信公众号:一句话而已,回复“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