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这是小时候看的大多数故事的开头,时间的铺垫为我们接近故事打开了一个切口,将我们卷入了古老的时空之中。最先登场的人物,他/她穿着某个时代的衣服,你对此闻所未闻,他/她的神态紧张,脚步仓促地走上前来,吓到了假寐的猫,受惊的猫咪跳起来撞倒了一只盛牛奶的铁桶,庆幸的是桶里并没有牛奶,与之同时枪声却响起……
有能力在意象之中建构元素丰富、千回百转的趣味场景,简直就是一个文学少年的自我修养。我不知道每个人看到这段文字想到的是什么,因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当舞台的聚光灯从文学转向刀尖上的舞蹈时,职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听故事更考验的是你对事件的倾听能力,以及再还原的叙述修养。心理学工作者的还原叙述在我看来近乎是种修养,暂不说一个心猿意马的听众,就连口口声声忠于原著的影视作品会在他们觉得无关紧要的地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令我们满怀期望的原著场景变得断章取义、形神皆散,可谓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就让我想起了Y在案例报告中要求自己对信息收集尽可能完整,就如同每次辅导都是一次探案经历,错过轻视的只言片语只会令侦探离真相越来越远。遗憾的是这种严谨和细致也容易令人的状态不太稳定,因为对于没有经过系统性思维训练的人来说,感受到大量信息涌入大脑的侵扰是令人厌烦、耗竭的。记得曾经朋友看的一本哲学书籍上所说到的:“大脑是懒惰的,它会自动为我们选择最简易的一条路径。”作为听众时,我们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经验体系之中进行信息与经验与感受的生硬对接,将未经包装的自我体验言论脱口而出,就这一下,一块“砖头”砸到了讲者的身上,令对方虎躯一震,瞬间感到莫名其妙。这个场景若换成是某一次辅导,那就成为了咨询师由于误判而导致的神入失败。人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都经历过,由于经验的不足而造成的误判是正常的,不过我们为此需要提醒自己的“妄”,常被与自己最亲的经验系统所迷惑,在局限的建构中激活了信息的部分功能性,以这部分功能性安慰了自己所看见的,以为那即是真实。
言归正传,这次客体关系学课程中涉及的内容是克莱因的理论——孩子如何在防御中形成病理性的隔离(分裂-偏执相位的空间结构的形成论述)。首先我们要去考虑的就是孩子人格的发育与客体关系的建构能力,这里面涉及基础的安全感、基础的信任感和基础的自我定位感,在自我定位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自我认同、自我否认或自我厌弃。
这里以课堂上所分享的案例,来向大家呈现儿童在渴望得到自我认同,以及儿童的自我定位对他产生的影响。案例是一位快9岁的小女孩在父母面前呈现出的敏感心灵、坚定的自我主张与明确的自我定位。事情是这样的,女孩在期末迎来了自己舞蹈班的期末汇演,母亲也在旁以录像的方式记录下了女孩的每个动作,当女孩有一个动作不是非常标准时,母亲提醒了她。待晚餐大家一同欣赏录像时,当母亲看到那个画面时再次指出了女孩舞蹈中的不足。而下一秒女孩就出人意料地嚎啕大哭起来,悲伤得泣不成声,并且对母亲说:“你能不能说一点好的,难道我就那么差吗?”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其实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这种渴望是那么的强烈,以至于不希望被母亲重复提醒她那一丁点的失误。母亲没有多想,停在自己的经验系统中,指出了在成人视角来看不带批评的细节失误,未能细微体察到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时,孩子渴望认同的敏感心灵立刻感受到了伤害,并且马上就将母亲善意的提醒上升到了是母亲对自己的不认同的级别。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情绪波动对于一个生命能量特别旺盛的人来说是正常的,因为课上提到“生命能量特别活跃的人总会在攻克一个个的困难,结束一个又会马上转向另一个进行攻克。”那么我想这样旺盛的生命在攻克了困难获得成果的当下,是非常渴望被自己的亲密关系——父母全部接受和给予认同的。当然也给各位在教育孩子的家长们提出了挑战,有时在你们看来不造成什么压力的一句评价,也有可能会被孩子内化成为一种来自于家长的不认同的评论,这会影响到孩子准确进行自我定位的水平,造成孩子有大量的自我否定。
让我们接着来看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在小女孩稍稍平复之后,她做出了令父母更为惊讶的举动,她边抽泣着边说:“请你(母亲)坐到那边去吃饭,现在我只想独自一人看这个录像。”在场也有男性成年人感叹道:“这孩子真是克制力不错,若是我在这种气头上的话,估计早已怒吼‘你们都滚开!’了。”为什么这个小女孩可以在情绪平复后,将自己的愤怒控制得那么得当呢?经过交流我们得知,因为家长平时并非一味地否定孩子,而是充分地给予肯定和爱,这样的主调帮这个孩子塑造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自我定位:我是值得被爱和肯定的。所以她虽然在这次挫折中感受到了悲伤,但是她确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所以她能够恢复理性的状态与母亲交流。从这个转折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良好的自我定位,决定了这个人的人格是否又足够的人格空间进行回旋。
在此以这个案例为大家提供了解儿童自我定位的契机,身为家长,我们如何从孩子突然爆发的情绪中去洞见自己对孩子情感上响应的失误,并且通过此案例去了解孩子若处在良好的自我定位之中,后续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这段亲密关系。
回到理论之中,克莱因理论中提出偏执-分裂结构,其实是一个生物性的反应,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自动就会启动这样的机制。因为在养育的过程中,养育者(母亲)不可能没有情绪焦虑或情绪冷淡的时候,那么孩子自动就要将他感受到的坏的东西从体验中剥离出去,并且建构起理想化的幻想以保护自己(带给自己基础的安全感)继续与外界保持接触,最终孩子将在成熟的现实中不断调校自己,完成从偏执-分裂位走向抑郁位的伟大一步。
从上面的发展路径来看,我想最受家长关注的就是“孩子将在成熟的现实中不断调校自己,完成从偏执-分裂位走向抑郁位”,这一步若是没能及时在早期进行调校,那么我们还有两个比较关键的时期可以来帮助孩子转化。第一个阶段,就是孩子的初中时期。在初中是一个完成突破的重要阶段,孩子的身体开始发育,性别成熟,这一系列都促使着他去通过现实关系(良好的伙伴或老师)去调校了自己的人格机制,其中也包含着破除早期的幻想内容。第二个阶段,就是孩子的高中时期,但是相比初中已经更难了。如果孩子在高中能够邂逅一段不错的恋爱,以激发着他/她去突破自己,将要破除幻想性的东西,因为孩子会渴望在现实层面获得更多认同来经营这段恋情,那么他/她的情感/心智也将会得到极速的成长。
无论是在哪个时期,我们都可以看到孩子是通过现实关系来对自己的人格空间进行调校的。刚刚我们在说到偏执-分裂位时,提到了建构客体关系的能力也是评估孩子发育阶段的标准之一。那么孩子能否穿越自己所建构的幻想,也与孩子建构客体关系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上面案例中的小女孩,曾经问过自己的大姐姐几个问题:你为什么没有孩子?你为什么没有结婚?你为什么不去跟你喜欢的那个人结婚?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问题一方面充满了童真童趣,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这个情感活跃的孩子在试着以提问的方式去跟同样单身的客体交流情感方面的困惑,这也是我在上一段提到的“利用现实关系去澄清(调校)幻想。”从现实的绘画上也表现出这个孩子渐渐从幻想更多走进现实,她不再去画公主和花草,而是对素描更感兴趣了,素描则是更现实的元素。说了这些,其实是为了要阐述一句话:孩子幻想性的元素越多,理想化的程度越深,那么他在现实里建构客体关系的能力就会越弱;相反若是孩子拥有比较现实的一个辨识度,那么他建立客体关系的能力就会更强,关系也会更加良性、健康。
这次的备忘录写了很多,不过这也仅仅是课上的三分之一的内容而已,学无止境,这句话就留在结尾处,提醒自己需要不断地精益求精,也鼓舞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大家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之中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