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罗辑思维是几年前的一次偶然,那天和朋友一起逛街,途经一家书店,不经意间看到摆在最前面的罗辑思维第一册的书,当时觉得这个名字真有意思,同行的朋友说,那其实是一个节目,那天回去我就关注了,并且一期不落。
大学毕业后,我以前爱看的节目,比如财经郎眼,晓说,和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差不多都搁浅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初期的困惑,怎么做好表格,怎么设置公式,怎么写邮件,怎么练英文,这些更实际的问题。
再后面我发现,不看书,不再继续关注以前的喜欢的节目,生活缺少了一部分,具体说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就是缺少了。于是我又开始了定期不定期的关注。然后我发现,自己对罗辑思维,以及相关产品,得到APP怀有非常复杂的情感。
最突出的一个感受是真牛B,每天60秒的语音说的真好,得到里每个作者都是大牛人,不断推出的产品也觉得超级厉害,可是与之对应的是,这跟我没什么关系,那些都是牛人的,不是自己的。真是一件尴尬的事。类似的观点,古典老师曾说过:你认识很多大牛人,但其实没什么用,就算你有他们的联系方式,还是没什么用,因为你没办法和他们进行资源互换,或者建立起有效的链接,你们的关系不对等,所以你认识的那些大牛人,并不能称之为,你的资源。这不是古典老师的原话,但大意如此,印象深刻。另外杨照老师在他给女儿的“情书”《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中,有过一段我特别喜欢,并且至今印象深刻的论述:三岁那年你虽然去了京都,看了枫叶,但你的感官和你的记忆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枫叶美景来不及跟你的生命发生具体深刻的关系。那年的京都、岚山、高山、太原,你去了但这些地方却没有进入你的生命,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有什么没什么,往往不是取决于我们去了哪里、看了什么,而在于到看到时,我们的内在感官与记忆有多少准备。生命的丰富与否,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还不如跟自己内在准备来得密切。这段话我记忆犹新,因为和罗辑思维相识的过程中,我有很深的感受是,我没有准备好我的思维,不仅仅是思维,还有生活的状态。罗胖每周推荐的书,听完介绍我都非常喜欢,感觉自己不买就是错过了一个更好未来的机会,但是当我买了《必然》,到现在都没有看完,因为没办法把作者的观点和目前的认知建立起有效链接,作者说的再好,是他的,不是我的,甚至我都理解不到,每次看不到5分钟就神游了,更谈不上用到生活中,好尴尬。
第二个比较明显的感受是,焦虑,知识焦虑。这种感受我一直都有,但之前我不知道这是焦虑,直到我看到作者狮刀的文章《内容创业之所以会迎来黄金时代,是因为不思考成了我们更大的需要》。这篇文章中,作者谈到罗辑思维和得到产品时,如是说:现在的人普遍都有知识焦虑,怕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少,怕自己看书比别人慢,怕自己记忆力不如别人好,怕自己不如别人努力。如果你在这样的知识焦虑中,那学习,似乎变成了为学习而学习,不再去探究背后的逻辑,不再更深入的思考,只需要知道结果,可是这样的循环,再一次加剧了你的焦虑,因为这一切都太快,你发现没有尽头。这让我联想起得到上的说书栏目,就是用10分钟左右来概括一本书的观点,更高效快速的让你学完一本书。这个产品在一开始推出的生活我问过一个朋友怎么看。她明确的表示她不会买,因为读书变成了急功近利的事,变成了更快更多的一场比赛,这没有带来内在的充盈,更多是外在的焦虑。再者,如果一本书可以压缩成10分钟的音频,那说明这本书本身价值不高,10分钟以外的都是废话,所以才可以用10分钟就讲完。反之如果这是一本好书,就更不能买了,因为10分钟怎么能说得清楚,那些深刻的论述和故事,用10分钟讲出来完全是变味的呀,破坏了原作本身的美感和完整性。
第三个感受是,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这是碎片化知识的弊端,但是关于碎片化知识利弊的讨论已经太多,这里不再细说,回归到罗辑思维这个产品。依然引述狮刀的观点(为什么会有这个作者这么多的引述呢,因为这是目前对我影响最深的观点,在此之前我一直说不清罗辑思维给我的复杂感受,直到看完她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不同的是,我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深切体会,因为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作者如是说:”罗振宇们“提供的真的是知识吗?很遗憾,答案是”No”.三到五分钟的音频,一两千字的文章,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知识”。因为他们并不成体系,无法在你的学习和工作中帮助大脑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不需要关心来龙去脉,也不在乎内容的连贯性,我们徜徉其中,感觉良好,甚至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这段话感觉非常符合我的常态,但自我感觉良好的背后,我常有空调无物的失落感,没办法具体深入的讨论,很多观点只是浮于表面。
所以开始写字,输出内容。以前一直喜欢看电影,但是看了就过了,最近开始写观影感受,哪怕是一句话,也会写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练习深入思考,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再是听过就过了。因为那些都不是我的,我没有和他们产生链接。而那些用各种思维导图分析文章结构,输出笔记,分享学习成果的人,我觉得他们很棒,但只能是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原作,和自己的阅读体会及理解,这是更适合我的方式,适合更重要。那回到罗辑思维这个产品,首先我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因为不是所有都适合我;其次需要调整浮躁的心态;再者是对其中能产生内在链接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最好可以有效的输出和践行,践行是从李笑来老师那里学到的关键词。如此便是对我来讲适合的方式。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其中引用了古典老师、杨照老师和狮刀的观点。三位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古典老师著有《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你的生命有生命可能》,我都非常喜欢。杨照老师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最近准备读第二遍。狮刀是在微信公众号“功夫财经”中新认识的作者,观点独到。
e���R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