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加班,等公交的时候。一阵风吹过,一片片叶子砸下来。地上散落着黄叶,对面的道路,一排排泛黄的树,北京少有的蓝天,加上一点懒洋洋的阳光,这光这景,有点美。
颐和园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这个时候,想必也挺漂亮,然而大好时光。我却要去加班。公司要求周六上班,可是呢,周六不考勤。到岗的人就和地上的黄叶一样散落,一阵风就不知道吹哪儿。与其说是加班,不如说是换一个地方荒废时光,完全没有生产率。
这样的事情,似乎人人都知道,也私下都提出质疑,却仍然使用自己的方式巧妙的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当你无法改变一个环境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换一个环境,虽然很多时候天下的乌鸦一边黑,那就找一个大一点的树栖息。
讲道理,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不同于前端的日新月异和变化无常,后端就如同几大巨头垄断一样,技术栈也趋向统一。接到过好几次猎头的电话或邮件,都是寻找Java
技术栈的开发者。几个朋友的公司,听说也是Java
的技术栈。作为一个Python
,实在是有点尴尬。
虽然Python
在数据挖掘和分析领域大红大紫,Web
领域也有其优势,总体而言,在天朝还是得让步Java
。所以年初就在寻找除了Python
之外另外一门技能。当时朋友推荐Elixir
,看了一下官网,类Ruby
的语法很甜,Erlang
的平台很酷。大神Dave Thomas
归纳为性能和乐趣齐飞的一门语言。而且Erlang
的函数式的风格和编程思想着实让我对构建大型软件系统有了新的认识。投入了Elixir
半年,以《Programe Elixir》和《Elixir in action》为蓝本学习Elixir
。苦于没有好的实践项目。现如今,可能需要暂时放一边。出于工作环境的考虑,我需要投入Golang
。
还讲道理,Golang
宣称为现代语言,可是很多现代语言的特性都没有,相对于古老的C
确实显得现代。Go
并没有Elixir/Erlang
带给我的思想方面的启发,中规中矩,略显平庸。然而,往往是平凡最受欢迎。Go
在天朝的欢迎度还真高。也因此,除了Java
之外,另外一种选择。
之所以选择Go
,因为看见很多偏底层的项目都使用Go开发,未来我也对这样的项目感兴趣。虽然Java
也能做到,可是Java
的生态太大,投入的时间比重太高。并且很多Java
开发都在写业务系统,而我对业务系统已经失去了兴趣。
做为开发已经好几年了,很多时候都在瞎折腾。最早使用的jQuery
,感叹作者设计出优雅的API。而后是Django
,全栈式的组件模块,很容易让人开发Web应用。真正带给我思想上碰撞的还是Flask
和Tornado
。Flask
设计精巧,数据结构运用的相当巧妙,也正是Flask
,才明白学好数据结构如此之重要。至于Tornado
,才让我认识到何为异步编程,以及网络IO模型
相关领域。两个框架的作者都是天才程序员。
无论是Python
,Elixir/Erlang
还是Golang
。这三种都将会是在以后的志趣和工作中相互权衡。毕竟达则兼济天下,首先也就得达。着眼未来,Go
可能带来更好的工作环境,需要投入精力;Python
始终是最爱,继续修炼;而Elixir/Erlang
还将继续,小众那种优越感魅力无穷。
选择,就应该负责。夜,又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