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奇女子也。大学感觉没什么书看的时候叫人推荐,结果问了两人都是推荐她!恩,百度出代表作有《金陵十三钗》。恰好电影看过,这么压抑的话题还是接受不了。一直搁置,然后看到多次关于她的文章,越来越佩服却还是思维固定在觉得她写的东西很压抑。
5月,深圳出差。手机被摔,换了新手机后仍然下载了多看APP,晚上随便翻的时候便看到了她的全集。随手点开《第九个寡妇》,开头写战争,倒也没那么压抑。这也是我唯一用多看而没有选择“听”的小说了吧。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一个女人的史诗》原著,结果发现还有一本叫《一个女人的史诗》的书,看来是我想多了。王葡萄,这名字都不知道咋起的,虽然普通,然而连我小时都未曾见过这水果。
这也是典型的通过某个人的历程来讲述这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过从解放前到文革,这书居然没被禁,估计也是人在美国的缘故吧。比较土改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文革时期写的例子都很反动的,各种抓错人,打错人的情况,而《三体》只写了一部分还影响出版呢。
王葡萄着重就是写她的眼睛,总是像七八岁的孩子,一直盯着你。其实,很多文学作品都喜欢写主人公的眼睛,只是,离孩童时期甚远,早忘了作为一个孩子,眼睛干瞪着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而葡萄呢,她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就做什么,并无什么遮掩。只要自己认准的事,再难熬也不怕。所以,这一藏就把公公孙怀清藏了几十年。
我觉得,如果女一号是王葡萄,那么她公公孙怀清应该是男一号了,孙少勇都不算。孙怀清和很多村子里的领军人物很像。热心助人,遇事硬扛,我想应该很多村子都有那么个人吧。记得奶奶说,之前村里的组长就是很热心帮忙,会为村民着想,估计也是那时代有文化的人的特色。作为地主,他要比普通贫民有远见,送长子参军,次子上大学。只是他这地主和一般的恶霸地主不一样,他也赊账,但不放高利贷,在苛待童养媳的年代,他也只把葡萄当闺女看待。同时,他的钱也不是圈地来的,自己一天在磨坊工作14个小时做糕点。他觉得美的事就是干一天漂亮活后抽一袋烟,是个完美主义者。所以被枪杀大难不死后,他仍然跑到外地做活,而且专心细致;藏在地窖里就编麻绳,编扫帚。所以葡萄把大洋拿出来的时候说,这是他一天干这么多活得来的。且不说那时候的阶级差异导致的贫富差距,但现在的“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就很适用。我也很羡慕他,能干一手漂亮的活。
王葡萄,这个旧时代常见的童养媳。备受婆婆苛责,可和公公孙怀清就像亲父女。甚至她最后表现的比两个儿子都出色。文中总提到她那像七八岁孩子的眼睛,不过这眼睛除了看人之外,还有她经常看的“腿”。从国军到八路,再到学生,到村民,各种“腿”在她眼前经过,她总能从中看到些什么。其实我也不理解文中一直提到的“腿”具体有什么意义,不过,它们和眼睛一样,想来都是独特的所在吧。同时不理解的还有那一群侏儒。这一个群体现实中应该是不存在的,所以描写这样一个超现实的魔幻群体肯定不仅仅是为了让挺有个归宿。也许是为了衬托史屯的人?也许是像大自然其他长久的事物一样,只是为了以上帝视角见证这么一段历史?都不得而知,但挺就在这么一群人的照顾下长大了,成家了。总感觉有点狼孩子一样的效果。
她很看得开,并且无所畏惧。日本兵来,她不怕,要批斗,她也不怕,饥荒来了,她一样有办法。孙怀清在批斗地主的时候被枪毙,她硬是将奄奄一息的公公救了回来,藏到地窖。这一藏,就是余生。在她看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所以能躲的了多久就躲多久。在饥荒最厉害的时候,她也能省下一口粮给孙怀清。
再说说她的情感。首选在14岁的时候她嫁给了铁脑,结果,没多久就被当成奸细给杀了。然后她遇到了拉琴的朱梅,可好景不长对方也走了,再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离世。然后 是二哥孙少勇,她虽然恼他让上级枪毙孙怀清,可心里还是有他,爱恨交织的情感更为复杂,加上后来还有了挺这个孩子。然而,孙少勇娶了个干部姑娘。然后是史冬喜,不知怎么就上了心。里面有句“葡萄缺啥,她啥都有,她有爱人,有欢喜。”真容易满足啊。可惜,我读了本盗版,中间史冬喜怎么死的不知道,只是在后面的情节中推断出他已死了。再就是史春喜,可是她说了,只是身子想他,可没有上心。再上了心的就是有文化的朴先生了。他们逐渐地就熟络起来,共同承担着她藏了个犯人这样的大秘密。可惜,最后城里来的朴先生依然回城里了,只是在老年的时候回想下在史屯呆过的日子,回想下葡萄是否安好。
当然,史冬喜是有家室的,朴先生是有家室的,史春喜是有家室的,孙少勇在没和妻子决断之前也是有家室的。这在道德上来说还是遭谴责的,可是,作者不管这些,主人公也不管这些。大概王葡萄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吧。孙怀清还替葡萄做着梦,梦着葡萄能和朴先生白头到老,可惜最后伴她的是孙少勇。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他。不过大概当时的人都是这么被洗脑的吧,只是要求枪毙父亲来为自己铺平道路的事也就他能做出来。不要说还是自己的父亲,即使是陌生人,恐怕也不能这么做吧。对葡萄则是一边看不起一边纠缠不清。这边搂着城里的美娇妻,那边对葡萄诉说衷肠。唯一说的过去的便是还能救死扶伤了。
至于史屯的其他人,刻画地也很有特色。虽然有时代气息,但总感觉这样的人物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可见着。好逸恶劳的史五合,清高的文化人谢哲学,喜欢教育人的蔡琥珀...一个个那么常见又富有史屯特色的人物在这小说中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