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打游戏,和同学暧昧,学习懒散,做事拖拉,周末睡懒觉,不按时吃饭,对什么事也没有热情,不自立,马虎出错,成绩下降…
突然觉得这些问题不是个案,而是目前初高中普遍的一种现象,家长更是为此焦虑不安。家长总觉得这样下去孩子“不可救药”,但无论家长如何着急,孩子依然无动于衷,跟个没事人一样,有些家长甚至自己内心开始放弃,只是嘴上没说。
可这些孩子在班级劳动、演出活动或是运动会中又展示出独特的一面,这就又让家长摸不着头脑,我们在过去分享过,青春期的孩子非常的矛盾与孤独,既有叛逆又渴望被支持和理解,这叫做任性而不独立。小孩子的耍脾气,闹情绪,缺少自控力,不会去想后果,但真有困难或无法解决的事情,又变得很乖的来寻求父母的帮助(特别是向妈妈求助)。
我们要分析这样一个孩子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主要源自中国式教育,一次读书会上一个三十岁的男生说,他妈妈现在依然不放心他做任何事,每天上班回家也都要报平安,和朋友出去聚会也是一会一个电话的催回家。孩子这样的状态恰恰是大人不放手的看护造成的,也恰恰因为有大人的拐杖,孩子本应该独立做事时,也变得不自信,不果敢,变得认怂了。
书上说,孩子在12岁以后就要慢慢的让孩子独立,要长而不宰,亲而不近。可我们大部分家庭是这样的,12岁以前,父母年轻,孩子尚小,本该和孩子亲近的岁月,父母都在打拼事业,把孩子推给老人或保姆,给孩子造成溺爱和情感忽视。而12岁以后,开始知道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也重视孩子的未来,把自己的面子又和孩子成绩紧紧的绑在一起,对孩子严加看管和呵护。不过分的说,中年夫妻情感己淡化,或父亲长年在外工作,好多家长是像单亲家庭一样和孩子一起度过的,妈妈和女儿成了“闺蜜”,妈妈和儿子成了“情侣”,爸爸变成了外人或客人,而这样的亲子关系又严重的影响了亲密关系,也影响了孩子和父亲的连接,这也是孩子不独立不自信的原因。
因为父母过度的亲近和依赖,使孩子情绪化非常重,就显映在了我们开篇的种种问题上,像温室里的花朵没经过风雨,也正因为没有经过风雨,所以情绪也只能对父母释放。孩子在长大,父母要放手,父母束缚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就会把气都撒在父母身上。所以我们经常听优秀的孩子妈妈说,我从来不怎么管他,这又让我们非常吃惊,怎么不管反而还这么优秀呢?每个孩子都不喜欢活的像个“犯人”一样被监视,这是基本的尊重,就像尊重我们的朋友和同事一样。而我们对孩子付出越多就越有一种清白感,孩子一旦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我们就更加气愤而责怪孩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和善而有边界,从精神上和孩子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感受,在生活上要保持距离,不做孩子不离身的保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