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习惯了高楼。
深夜十一点,我躺在飘窗上,望着三环高架桥上的车灯和路灯像萤火虫一样闪烁。
这个飘窗已然成了我的书房。有垫子,有折叠桌子。盘腿坐着也好,把腿垂到飘窗考床的那一面也好。
一坐就是一整天。纸书和电子书还是不一样的。那些文字很有质感,排列有序庄严的映入我的眼帘。
读书也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记得刚开始时,看一会儿就觉得脑袋胀痛,容不下那么多信息。慢慢的,一天看十多万字也不觉得累。一个字一个字的都很乖顺,从眼里走入心里。
以前看书的品种单一,明快的故事性强的太能读。现在真正的好作品都能读得懂了。我会进入文字的背景里,结合自己的当下,弄明白作者要传达的具体内容和思想。
以前我是拒绝战争类的文字的。直到今年俄乌战争,也是离我最近影响也是切身的一场战争。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历史,一不小心就会照进现实。
如果没有经历过非典和新冠,就无法真正的读懂《鼠疫》。如果没有经历过伤痛和疾病,就无法理解《此后再无余生》。
文学修养和生活经历,慢慢的让我能体会到更多的文字精髓。能读的书越来越多,逐渐积累下来,也感觉自己进步了好多。
以前看厚点的书,心里想,作者哪有那么多的东西要表达。自己也没有耐心去一一解答。现在读几十万字的著作,一有时间就拿手上,文字也变得平易近人,不像最初的那么生涩。
我从来不去刻意的摘抄好的字词句和结构。我觉得一篇好的文章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心里有强烈表达的愿望,然后脑袋里有灵光,下笔就很流畅。
杵臼形的模板不适用于写作。一篇好的文章带着作者的体温、气息与灵魂。不是照猫画虎,也不是无病呻吟。
我们和作者交流的是知识、眼界、思想,它们就在字里行间,却不是人人都能捕捉得到,体会到其中的精华。
我吸收的大多数是自己缺少的。不管我有多喜欢多崇拜某一个作家,我也成为不了她。每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窗外,车灯和路灯不眠不休,就像星星是夜晚的点缀。我数着一辆又一辆移动的车子,那些点变成了流畅的线条,流动着,就像时间。
黑夜却让我清醒。这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睡眠像漩涡一样拉着我,而字符却如强大的磁盘将我吸引。
读马洛伊山多尔,读马丽华,他们在喋喋不休,喃喃自语,就像我现在这样,不吐不快。我觉得写作的状态大抵如此。
我习惯了住在十七楼,通过玻璃窗细看楼下的风景和盘旋远去的三环高架。就像我已经习惯了和任何一个文学巨匠、大师,在漫长的天光里对话。
我站在这么人的肩膀上行走,不得不说起点是不错的。敢于出发,就是对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