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下,还是回去
表弟在乌鲁木齐工作,前一份工作干得不如意,辞职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毕业两年,大专学历,计算机专业。想找个好点的工作有些困难,找个比较一般的吧,心有不甘,用他的话讲,关键还是薪资太低养活不了自己。
就在表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彷徨境地,舅舅和舅妈喊表弟回家乡工作——镇政府在招人,要的正好是大专学历,福利待遇在当地算不错。主要是离家近,家人能照应,房价也没那么贵。
我微信里问了表弟的想法,他说,他觉得自己在乌鲁木齐能行,也感觉自己能做出一番事业。
我说,那你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又给他讲,家人想让你回去,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认为家乡比城里要好,而是不知道在外打拼的压力和艰难你能否应付得了。如果你内心认为自己是可以的, 就用行动去证明,用结果给家里人一个交待。
2、远方有什么
可能大多数像我表弟一样大学毕业不久、在外漂泊的年轻人,都会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故乡。
成千上万离开家乡的年轻人,来到离家千里万里的大城市,究竟为了什么?
大城市除了有好的城市环境、更为便捷的生活,重要的是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大四那年,同学们还在考虑去哪里工作的时候,我的同学悠悠十分坚定地选择了回到家乡。
因为她的家乡虽是个仅有二百多万人口的小城市,但有一家远近闻名的酒厂,悠悠的父母都在那个酒厂工作了大半辈子。悠悠毕业回去据说也能进厂工作,享受酒厂丰厚的福利待遇。
班里那些还在四处奔波找工作的同学们,对她羡慕无比。
毕业十年后的一天,好几年没有联系的她突然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她所在的酒厂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目前正在裁员。
“我们厂啊,三四年前福利待遇就不比从前了。我和我老公都在这个厂子里,裁掉一个的话还好些,要是双双下岗,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让我们还怎么活啊?”
我说,“如果下岗了,你们在那里还能找到什么工作?”
“我们这个小城市,最好的工作就是酒厂了,再没有什么公司、工厂可以进,连小一点的厂子都没有。当老师、做医生,咱没有那个专业和经验。进政府和事业单位,首先年龄上就被卡住了。”悠悠把情势分析得很清楚。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我也觉得这是个难解的题目。
悠悠说,“我就想问问你,深圳有什么机会,我们想着要不然去闯闯。”
那次通话是怎么结束的,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情况类似的学姐,曾举家前往另一个城市过程的艰辛。
诚然,并不是所有回到家乡的人都会遇到悠悠这样的情况,那些回到家乡,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安心眼前的事业,不慕远方的人同样值得嘉许。
就怕年轻时贪图一时的轻松,回到家乡,等人到中年,要么是情势所迫,要么是心有不甘,还要折腾一番的人,就会辛苦更多,况且有可能已经折腾不起了。
我顿时明白了留在大城市的意义,虽然起步会苦一些,但远胜过人到中年后,没得选的苦。后者的苦更苦。
3、既然选择,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也曾面临过在哪里工作的选择,我选择了更大的城市,而父母却希望我离他们近一些,留在小一些的城市。
那时,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我是这么说的,父母不希望让我们留在大城市,原因有三:一是怕我们在外打拼太辛苦;二是不确定我们在大城市能否混得下去、混得好;三是希望我们离家近,和他们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我们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用行动让他们放心。一方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越来越具有竞争力,随着经验的积累,在职场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另一方面,多努力、多提升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这里安家,他们也就安心了;最后,像我们这样的独生子女,要创造好条件,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生活,安顿好他们的晚年,这也是我们最该考虑的一点。
十年后的今天,我用自己的努力一一兑现。
后来,我的表弟依旧留在了乌鲁木齐,由于他大学时出色的学生会表现,在他大学老师开办的一所培训机构里,做了负责人。我的同学悠悠呢?夫妻俩最终还是被双双裁员,经过反复考量后,两人一起在家乡开了个餐馆。
总之,每个人的内心对自己都有一个评估,是雄鹰就展翅翱翔,是蜗牛就慢慢爬行。重要的是,决定人生走向的选择,既要富有远见,也要考虑周全。
每个选择远方的年轻人,要能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艰辛,更要对这个选择负责。如果能利用好其所带来的优势,创造出你想要的未来,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