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一群朋友聚会,小林也在里面。小林很年轻,但已经是某单位的一把手。
小林的单位不大,几十号员工,年营收也不大,主要承担的是国家政策类的工作。当初小林接手单位管理时,她还没结婚呢。当时单位里人浮于事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前任领导盯紧走上层路线的带动下,几十号人都在混日子,有点能力、有点想法的还思谋着调离。
小林人实在,到单位后尽着力想把工作抓起来,几板斧下去,几年后居然起色不少,除了做出业绩之外,员工也得了些实惠。
可惜小林凭着自己的心情或者说能力,走得到的远方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她没有继续跟进学习!
(二)
那天聚会时,说到一件她朋友单位的积弊被领导严厉批评的事。那明明是一个局外人都看得出的是朋友单位的全责,是朋友日常工作没有做好才导致的批评,小林却说:
不需要嘛,这种小事也值得在大会上批评,太小题大做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种上下都在严抓共管的事,怎么会是小事!这种轻率话小林咋会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因为她们单位相同性质的工作也是她在主抓呀!如果只是这句话击中了我,我也许只会认为这是她在用语言维护朋友,但她后面的话更让人大跌眼镜:
咋恁奇怪呢?你们领导批评你们就有效,完了就能屁颠屁颠地整改。我也是一样的管自己的人啊,咋就没有作用呢?泡都不冒一个。
我心里暗暗腹诽:
就你这从来不学习、不上进的样儿,谁听才怪呢。
(三)
圈里的另外一个朋友明月,跟小林的情况差不多,也是临危受命,接手单位时,情况更糟。
小林的前任,好歹是调到心仪的单位,求仁得仁,升职了,原单位这条踏板完成使命后就被抛诸脑后,如过眼云烟。
而彼时明月的前任,是在信心满满的情况下突然被调离原岗位,算是被撸下来的。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最重要的原因是前任工作能力已经差到阻碍了单位的发展,才被调岗的。但是明月的前任对领导敢怒不敢言,背地里却找了不少明月的茬儿。
比如说,频繁与原下属交心谈心,声泪俱下地检讨自己当年的错误,博取旧下属的同情,以期搅乱成汤天下。
在前任的各种搅和下,小林单位果然山雨欲来风满楼,半数以上的下属人心惶惶、蠢蠢欲动,有的甚至不惜动用上层路线,想要逃离。
此时的小林,前有一干领导紧盯业绩,后有前任点火后院,前后夹击,不堪其扰。
好在领导看中小林,自然是看中他有两把刷子的。狼群中左右腾挪旁枝斜逸才保住一条小命的小林也不是吃素的,分析利弊之后迅速决定,原同事全部留任,用半年的时间稳中求胜。这以后,工作之外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果然,半年不到的时间,情势迅速扭转,小林的单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领导和合作同事交口称赞:
业绩呈指数级提升的同时,质量也杠杠地!
下属也一改首尾两端,佩服的直伸大拇指:
博学、担当、公平、公正!
但小林心里明镜似的:如果不坚持学习,并迅速融汇贯通学以致用,早被吃得渣都不剩了!
(四)
不学习的人,思维狭窄见识浅陋,心胸格局气量小,遇到问题,瑟瑟缩缩,习惯性地推诿卸责,永远在他们身上找原因,全是别的人责任。
持续学习的,思维开阔,大视野大格局,有气量敢担当,遇到问题一马当先担下责来,首先考虑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了再来梳理问题的源头,彻底杜绝。
跟好学习的人交流,谈事就谈事,一句费话没有。事情里,谁做什么,需要的结果如何,结果完不成需要承担什么,一、二、三罗列出来,清清楚楚。跟这样的人聊天,人正、心正,不需要揣度这个防着那个,如沐春风。结果出来,基本上与预设目标相差不会太多。
跟不学习的人谈事儿,认知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光解释概念就要浪费半天时间。最要命的是,无论前期做了多少心理准备,结果出来几乎还是要呛你一口老血的!他们会说:
我忘记了...
我不注意...
我不记得了...
我觉得这个不是我的责任...
最抓狂的一句是:
你没有安排我!
它就是这碗饭里的一道菜,难道你吃的时候还需要等着安排:
吃饭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把这道菜吃掉哦!
跟不学习的人聊天、共事,实在是太别扭、太难了!
(五)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是人一生的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