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迷失”在中文系

“迷失”在中文系

作者: 乐一泓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11:20 被阅读5次

    2014年秋,黄子平教授在中国当代文学第一堂课上说:

    “如果你因为语文好,喜欢文学而读中文,那么恭喜你误入歧途。”

    全班哄笑,但又随即沉静,因为同学当中一定有和我一样无奈的人。我虽然喜欢文学,但我大学的第一志愿并不是文学。还有的课,老师问:第一志愿填文学的请举手,他们值得佩服,然后让大家掌声鼓舞。

    中文人享受文学,很幸福很满足,但有时又喜欢自嘲。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笼罩着这个叫“文学院”或“中文系”的地方。总有人说,这里基本都是高考成绩在这所大学偏低的学生。初入大学时,从各种院际比赛到公共课,偏见或歧视的确偶尔存在。

    我们总是鼓吹“人文情怀”,似乎随便一个古今中外的文本或文化现象,都可以用“生命体验”这个概念来分析阐释。尽管文学课陶冶情操,充实自我,总有人时常感觉到一种“虚无”。有位老师曾写了本受欢迎的书——《中文系是治愈系》。我曾写了一篇文章,提到“中文系是致郁系,也是自愈系”,但我从没发出来,因为我知道那时的我还不够了解这个专业。

    历来,本院转专业的人不少,辅修第二学位的多,硕士换专业或出国读专硕的更多。很多人都转向法律、新闻、金融、管理等领域。

    曾有师姐在就业指导会上说,若不喜欢中文,能不读就不读。几位舍友曾一致说,“打死不读中文研”。甚至有些人能继续深造也放弃各种机会,可等到毕业在招聘会里摸爬滚打时,大家才发觉有多渴望留在学校,一起感叹,“如果是马史哲的专业也行啊。”保研、出国的同学里,有人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也有人依然面临择业的困境。

    似乎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只是在匆忙中抓住一根稻草。

    这已不再是那个读中文最光荣的白衣飘飘的八十时代,倘若大学的专业可以不论分数高低,让学生自主选择(现在有大学开始实践),那么金融类、经济类等热门的专业必然爆满。功利化的时代,大家都去学“实用”的东西了?那谁来专注地继承和发扬这“无用的大用”?

    文学学士学位包括什么?例图:

    (本科专业目录截图)

    而中文系的本科,总体是指“中国语言文学类”下的“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两个专业,硕士不同学校会有更多方向(此处暂不讨论)。

    有人问:

    ——“我好喜欢文学,你们是不是可以看很多想看的书呢?”

    如果不是真的热爱传统文学,只是喜欢一些鸡汤书、网络小说或文艺范文字,当你为了写很多严谨的论文,去读不喜欢甚至晦涩的作品时,会感到烦恼困难。如果你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一本书读了几遍,找了很多相关资料,你也不一定写得出满意的论文。上着古汉、现汉,古代、现当代、中国、西方文学史,还有理文学理论等等课程,你可能会同时读很多书,忙不过来。读闲书只能看个人时间。

    ——“学文学将来能干什么呢?好像就业前景不好啊?”

    关于“前景”或是“钱景”,请自行搜索。想补充的是:文化领域的人才更被看重的特质是“idea”。现代化的技能,经过培训谁都能学会,这些将来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但是策划过程和灵感创作,是要经过个人独特的酝酿才能孵化的。比如拍电影,可以借用《荷马史诗》里的一个情节,可以对一部古籍里的一个“梗”进行创新,可以用文学专业理论来透彻分析一部剧,那些只懂摄影和后期制作的人就未必能想出来了。

    ——“学文学的人肯定很会写作吧?”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中文系可以培养作家”这两句话近年已经泛滥了。老师们总会强调,学文学和学创作不是一回事,“一起学文学,创作请自理”。

    文学门槛低,谁都可以当作者,但不是谁都能够当作家。很多作家的出身与文学专业无关,熟知鲁迅,余华,也还有很多“科班”作家比如刘震云,方方,池莉等。

    写作能力是这个专业必备的素养。我们与其他院的同学合作撰写论文报告时,就常常发现别人的文字问题百出,这或许是中文人优势的反映。在实习求职时也会发现,不管是不是文字工作,中文专业背景总让人觉得此人是潜在的好写手(这也提醒中文人必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然而,在那门当代文学课上,我感到困惑。我认真完成作业,收获很多满分和好评,却还是在考试后得到89分成绩。起初我想,因为文学没有标准答案,学术要求总是把文学现象复杂化。回看自己的论文作业,似乎越是求怪求异,成绩越好。那种简单的感受与抒发必须克制。

    助教在大家的点评中说:当你开始感动时,思考就停止了。文学是容易让人感动的。研究文学,应该把文学当做一个样本,像化学生物实验一样分析它。只不过,成分是我们最熟悉的母语,再加上主观的方法和观点。

    尽管有的课,老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让人沉醉流连,也不得不承认,有的课,我们会听到很多扯谈的内容,不如做自己的事情去提高效率。不难发现,网络上有这样的言论:“还好我不是文学青年”,“写作是暗无天日的沉沦”,那只是一些偏见。当你用心融入,你会发现身边有执着乐观的文学爱好者,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师兄,有读书万卷而颜如玉的师姐,更有儒雅博学,平易近人的老师们。他们都不是沉闷的书呆子,他们快乐自足,境界开阔。

    如果学中文都“身在福中不知福”,那历史,哲学,党史,马克思主义专业的人也不幸福吗?(专业对比并无恶意)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里又到底是什么存在?我想可以概括为:

    语文学术、语文教育、语文生活。

    这三个层面层层传递又相互反哺。

    我敬佩那些赤诚投身于文学学术的学者,他们汗牛充栋又严谨朴素。毕业时,我去拜访一位老师,他个人办公室的墙壁上下全是书架和书籍,没有空余。

    我们需要硬性规范来稳定生活的秩序,比如现代汉语,语言学(然而,当年本院选择语言学方向的同学是个位数)。即使再繁琐再被轻视,它们都有稳固的价值。

    只有体系化的中文系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语文教育者,由他们再去培养中小学生,让后者具备最基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融入后续的学业和社会。

    基于文学史,研究文学现象,这个过程仿佛总在回顾过去而看不到未来,但历史、现在和未来是相通的。

    我们的时代出现越来越多的极端化现象,网络文学动则百万长篇,微小型文学则简短不过百字,眼花缭乱的媒体社交平台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写作者。看书,写字,收发信息,说话交流,这表明语文贯穿每个人的生活。若干年后,这一切是否会被写进文学史?信息时代的浪潮一阵接一阵,经典似乎越来越少。我们只能翘首以待。

    文学是一份宝贵而脱俗的底蕴,它给了中文人独特的气质和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可能性”也是“迷茫”的另一个意思。我曾陷入迷茫,甚至可以说是迷失自己。

    我曾听过金融、经济、法律等许多跨专业的课程,做了许多种职业的尝试,它们没有带来任何捷径,但那些探索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很庆幸在不知不觉中坚持做过很多有意义的事,它们冥冥中给了我指引,我终于“迷途知返”。

    我见过太多迷茫的同学,但渐渐发现,他们都摆脱了那份单薄的书卷气和迷茫感,找到了自己安心执着的方向,并且越做越好。

    钱理群先生说,“读书,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我们不应该咀嚼自己小小的悲欢,而应该“联合起来读书做好事。”那些把自己视为天才的人,到头来往往会发现自己不过是个蠢材。潜心若愚,并非一种自持的大智慧,而是老老实实的本心。读书与思考,是一件永远都不会、也不能停止的事情。

    学习分专业,但生活不分专业。一个人要做怎样的事,成为怎样的人,给世界带来什么,选择权都在你自己手中。

    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不论什么专业,尽早摆脱虚无的乌托邦,明确自我的追求,才能走在踏实的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迷失”在中文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jh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