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那么多道理,我仍然是个孩子
文/冉冉

过了一个舒舒服服的暑假,又要回学校上学,我是很不情愿的了。报道第二天,才匆匆忙忙赶去机场。到了机场,妈妈让我最后一遍检查下东西,毕竟出远门,一千多公里距离,东西落在家里寄快递都要寄好几天。
我不耐烦地打开背包,打算拿身份证去取票,翻了半天也没找到,还是落在家里了。母亲叹了口气,说在家里就让你好好检查,真不让人省心。
我心里更加烦躁,如果路上不堵那半个小时,我的时间还很充裕,但现在离上飞机只有不到一个小时,我想起今天下午就要回学校报名,但没有身份证我连飞机也上不了,明天报名也需要学生证,装这两个东西的小包应该是忘在卧室的床上了。我脑子就像一团浆糊,自动死机了。
我坐在机场的椅子上,不知道干什么,爸爸去机场服务台问了问工作人员,又跑到我前面来,说:“愣着干什么,现在急有没什么用,你在这儿等着,我和你妈妈开车回去取应该来得及,平时做事还是细心点,回了学校就没有人帮你做这些了。”
我看着爸爸拉着妈妈出了机场大厅,他们的背影很快就消失在门后,毕竟还有这两个人一直都在背后为我忙碌。
我瞬时就冷静了下来,想想自己刚才的行为,觉得有点好笑。想起网上热议的那句话:“听过了这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与人生之间的距离,其实隔了千步万步,但听过了那么多道理,让我误以为我缩短了到真实人生的距离。
我一直都是一个急性子的人,每次遇到事情都急得跳脚,情绪容易激动,经常性的找不到北,所以常常做出一些错误选择,事后又后悔,循环往复但又屡教不改。
当我了解了自己的这个缺点后,我就变成了一个唯道理论者。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只要每次他们找我谈话,告诉我的道理,我都深以为然,恨不得记在手上时常提醒我自己。我还有一个学道理的途径,那就是多读书,有一段时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书,我只要拿到手里,就可以一直看到结尾,对于书中的内容我也深信不疑。
我觉得我最富有的地方,就是比别人明白了更多道理,很多过来人,人家活了大半辈子了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我居然通过阅读的这短短几分钟就获得了,我看小说里的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看得多了,想如果我在生活中碰到同样的处境,我也可以从容面对。
但实际上,遇到棘手的人际问题的时候,我还是急得团团转,也不肯拿出一分钟来找办法缓和矛盾,当我把事情搞砸的时候,我的头脑里自动搜索最坏的结果,而不是思考怎么来补救,当我遇到生离死别的情况的时候,我的脑子根本不肯给我腾一点空间来想想怎么淡定从容。
所以,我虽然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也可以非常骄傲的把这些道理分给我的小辈们,告诉他们遇事一定不能急躁,天无绝人之路,但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做不到,我只是在纸上谈兵。
我想了想原因,还是我个人骨子里的懒散,我想从先辈们走过的无数条路中选择一条走向成功的坦途,先辈们筚路褴褛,他们无偿把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让我们少走弯路,书中的人物把他们的悲欢与戏剧人生呈现出来,给我们以启迪,我就以为绊倒前辈的那颗石头就不会再绊倒我,我就以为他们湿过鞋子的那条河我就不会再淌,我以为书中那些人物所经历的那些微不足道的生死离别,我也可以从容看待。
但是,真实的人生永不可复制,个人的命运朝夕在变。
我想起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革命之路》,爱普莉和弗兰克他们厌倦了糟糕透了的生活,他们明白人生还有另外的活法,他们憧憬到巴黎去,但仅仅是弗兰克有了全新的工作,他们的计划被永久搁置,爱普莉选择自杀。
决定人生选择的,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而道理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教给我的东西,实在太少。我以为我明白的道理,会让我自动避开这些障碍,我以为我走的都是康庄大道。但是,我并没有经历过那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我以为是坦途的地方可能是一条河,我没有任何防备的掉进了其中湿了鞋,我以为前面是障碍的地方,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这些道理的能力。我拼命获得的道理,让我对未知的一切放松了防备,让我一味的憧憬远方,而忽略了脚下荆棘林立。
我终于明白,道理从来不是什么万金油,该在什么样的年龄,才会明白什么样的道理。古人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绝非虚言。你只有真真切切地吃过了了这些苦,有了皮肉之痛,有了身心之累,道理自然也是刻骨铭心的。上天也不会让你的大半辈子白活。
听了这么多道理,我仍然是个孩子。能够通过素食道理而获得的,永远不是成长,而是浮躁。
�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