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谣

作者: 弗兰肯斯特的灵与肉 | 来源:发表于2016-03-29 16:37 被阅读96次

    山水谣

    吴哥之美,蒋勋

    初读蒋勋,是一篇登在美文上的散文,讲的是他对西湖的几多眷恋。而他那句“外面就是柳浪闻莺啊”让我喜欢了好久。

    我每看完一本书总是想去看看作者长什么样子(我比较喜欢的书)。因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让你置身其中,沉思良久。似一泓清泉,微风掠过,略起波澜。若文如其人,我想蒋勋确是带着那股温润如玉的气质的。

    懂得且慈悲。

    看佛,看人,看事,看王朝毁灭,看历史从硝烟中写成它的样子。他都带着那样一种态度,不曾言语激烈地去指责过谁,带着一种宽容与惋惜。以及深深地懂得。


    想起幼时曾托在外求学的姐姐帮我录蒋勋读红楼的带子。带着一份懵懂,哪怕不是很懂其中的故事,但那低沉沙哑,却有力婉转的声线真的喜欢了好久。


    从什么时候开始,空间朋友圈被各种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说说刷屏,有附上他们在不同地方吃喝玩乐的照片。我们出生在物质生活越发富足的时代,可与此而来的便是精神生活的贫瘠。正如蒋勋在书中所说,今天以方便快速为主要诉求的观光,或许已经失去了许多昔日慢慢感觉一个文化的耐性了吧。我们的观光文化已经愈趋廉价粗糙了,往往一次旅游没有任何知识与心灵的收获......我曾想过,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是带着对一方水土的尊重而前行的?还是只是做个匆匆的观光客,当有一天别人提起这个地方时,你只是说一句,我去过。是啊,你去过,玩遍周遭,消遣过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吴哥,柬埔寨,从者耶跋摩一世到整个真腊王朝的覆灭,从公元802年到1308年。一个辉煌只存在于书中,现在满目疮痍的城市,所有的景色都因人祸而不得不与自然交错构织,在历史上他所有记载过的杀戮,灾难,曾经那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疾病肆虐,幢幢建筑,被人丢弃在那片绿林掩映中,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只是在是被人遗忘了,只是有一天,如果你的手可以触摸到那片废墟,你是否能想象的到他曾经繁华富丽的辉煌。你是否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无声的诉说,即使他的伤痕,被雨林中不停增长的苔藓遮盖,你能感受到他所经历的痛苦吗?

    吴哥之美,好像并不仅仅是游记,它更像是对文明的探索,对美的思考。我不曾去过那个在无数的灾难中存活下来,只留下废墟与残骸的城市。但我闭上眼睛仿佛就能听见夏虫啁啾,脑海里就可以浮现出在红日即将喷薄而出之时庭院池中即将盛开的莲花,巴扬寺内者耶跋摩七世沉静谦逊慈悲的微笑。那样的微笑,让并非虔诚的信徒的我看到也会忍不住的下跪,忍不住捧心阖眼颂经。

    可是,吴哥还是消逝了,消失在杀戮,疟疾和侵略者的铁蹄下。想起前一段时间,世界史课上,东罗马灭亡,老师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是啊,每一个王朝的覆灭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与反思。反思后,总有人妄想着凭借经验再建造一个盛世江山。有什么想法呢?没有,更多的只是惋惜罢了。惋惜这样沉静优美干净因为未经开化而带着自然纯朴的文化就这样被掩埋在那一片丛林中,草木盘根错节,一切归于沉寂。如果当初亨利穆奥未曾发现他并在书中将它大肆渲染,那么,吴哥,是否就真的消失在这一片瑰丽,宁静的山水中。

    吴哥之美,所有的美丽如果脱离了内在也只会变得寡淡,乏善可陈。现在的吴哥多得是废墟残骸。我想起那年在北京,说要去圆明园时,同行的人说了句,一堆废墟,有什么可看的。我一时哑然,半晌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若是懂得,废墟能看的又怎么会比博物馆少?看岁月变迁,世事冷暖,风云四起,战火狼烟。说着废墟,又有哪一处是真正的废墟呢?

    吴哥。还在山水之中,你们是否也有着这种悸动,想去寻找,那位像隐士般的存在在山水之中唱着的那一首关于过去的歌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水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ss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