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价格锚点
我们在为某个商品/服务/产品定价的时候,经常会犹豫不决。
其实在营销学里有一个策略——制造价格锚点。
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来判断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适合。价格锚点是商家设定的参照标准。
1、避免极端
在有3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不会选择最低或者最高的版本,而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商品。
我有一款1000元的电视和一款2000元的电视,怎样让用户去买2000元那款呢?就再推出一款4000元的。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心理会过滤掉极端的选项。
在我的印象里,经济学人杂志有个广告,100元订电子版,150元订纸质版,150元订电子版+纸质版。结果表明第三种选的最多,其实前两个都是诱饵。
2、权衡对比
当人们无法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大家会选择一些同类型的商品去做对比,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围绕这个点,小米的定价策略是这样的:
小米Note顶配版2999元,对标3000多元其他品牌手机
小米Note标准版2299元,对标2000多元其他品牌手机
小米4是1799元,对标1000多元其他品牌手机
红米Note899元,对标1000元其他品牌手机
小米就通过这种方式构筑了自己的护城河,加速抢占了各个价位档次的手机市场。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这个定价到底实惠与否?都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
二、制造对比,证明产品好
不管出于道德还是广告法,我们都不能贬低同行。但可以适当的太高自己,制造对比,出现优劣感,证明你的产品好。
比如小米手机——
40道工艺制程,193道精密工序。将产品的制造过程量化,证明产品工艺很过关。
比如锤子手机——
证明我是世界最好的,逐渐变成证明我是东半球最好的,虽然现在变成我是中国最好的,但还是最好的啊。。
比如最生活——
前两天因为“G20同款”开撕网易严选的最生活,在毛巾广告里暗示用户,用料来自于长绒之乡阿瓦提,证明毛巾比其他商家的好。
三、让用户避免失去
这个点注重——「不失去」
在用户处于安全情景时,给用户制造危机感,告诉他不使用你的产品会失去些什么。
比如:
(推广旅游产品)夏季不去青海湖,就看不到最美的风景了。
(推广减肥品)再不减肥,就会被老公嫌弃了。
(天猫双12某商品)再不出手,就晚了。
四、让用户产生幸福感
这个点注重——「能得到」
制造愉悦感——
知名的护肤品牌SK-Ⅱ有一款商品,叫“前男友面膜”。
意思是如果要见前男友之前就敷一片,包你水份充沛,胶原蛋白满满,毛孔细致,美的像天仙,气死前男友,让你产生愉悦感。
制造幸福感——
Darry Ring戒指最近几年非常火,这和它始终不变的广告语不无关系,“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
男士买了DR送给未婚妻,证明是第一次买,证明是真爱,让未婚妻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幸福感。
让用户觉得赚到了——
这个策略大家都懂,无非就是买一送二,满199减100,让用户觉得赚到了。
京东这几天做的全民年购物节,首页两个banner都是这种策略,简单粗暴有效。
五、唤醒追求
摆脱现状,唤醒梦想——
比如小公举去年策划了一个招聘广告“说走就走的工作”,提供一份意大利的新媒体offer给大家,让大家追求更好的人生。
24小时内收到了500条回复,200份简历,约100条评论,算是策划成功了。
摆脱庸俗,追求个性——
比如最近几年非常火的原创设计品牌“江南布衣”,是CELINE 和 RICK OWENS 还有山本耀司的合体,天猫和官微文案都是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性冷淡风。
JNBY的目标,就是推广给对舒适度和美感有追求的用户(实际上就是喜欢轻奢的小资用户),倡导更好地设计,更好地生活。
六、制造画面感
比如香飘飘的广告词——
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三亿多杯,能环绕地球一圈,连续七年,全国销量领先。证明买的人多。
比如恒大冰泉的广告词——
世界三大好水,我们搬运的不是地表水,是3000万年长白山原始森林深层火山矿泉。证明水源优质。
通过这两个广告我们发现,可以借用其他事物比喻或形容产品的特点,前后呼应,制造画面感。
比如:
华硕品质,坚若磐石
比羽毛还轻的长绒
运营总监都在关注的公众号——91运营网
七、环境绑架
提示用户处于某种环境,给出解决方案:
你的周围全是雾霾,买一个防霾口罩。
你喝的水全是杂质,买一个净水器吧。
你每天住在大都市,去一次深山徒步。
唯品会首页的banner——夏之美履,你要get的时髦套路。
告诉你,在夏天你应该穿搭什么样的衣服鞋子,打扮成怎么样。
比如宜家家居的广告——我/改变不了孤枕难眠,花¥99成双成套。
孤枕难眠是个成语,形容人夜不能寐。用这个成语告诉大家,睡觉时最好用两个枕头,这样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而花99元就可以在宜家买到成双成套的枕头和被子,睡得更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