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以前,大蒙古帝国一共经过了四位大汗。分别是铁木真、窝阔台、贵由、蒙哥。
蒙哥有个兄弟叫忽必烈。蒙哥登上汗位后派他去管理漠南、汉地。
忽必烈以金莲川幕府作为他统领漠南、汉地的王邸驻地,兴建开平城。同时身边集聚了很多能人。其中有个代表性人物为刘秉忠。(呈一份结合中国古代政治逻辑和蒙古制度的治国方略-万言书)
忽必烈依据万言书的理念,对汉地治理改革,很有成效。
公元1252年,忽必烈受蒙哥汗之命,率大军南征大理,并取得成功。云南平定、汉地改革、远征大理,虽然使忽必烈有很高的威望,但也带来了危机。
有人在蒙哥汗旁边吹耳旁风,蒙哥汗相信了然后去查忽必烈,结果查出来忽必烈违法逃税啥的,他手下的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忽必烈最后亲自前往哈剌和林向兄长认错。
二人冰释前嫌。公元1257年,蒙哥汗着手消灭南宋的计划。
公元1258年,他与忽必烈、兀良合台兵分三路包抄南宋。不曾想蒙哥汗在合州钓鱼城的时候战死了。(这个对世界中古历史的发展进程影响就很大了,第一个缓解了南宋灭亡时间;第二个阻止了蒙古向非洲的进军;第三个遏制了蒙古向整个欧洲扩张的浪潮)
蒙哥死后,阿里不哥为蒙哥合法的继承人。而忽必烈则在开平城自行宣布即大汗位,采用汉族王朝的你那号,中统纪元。另一边阿里不哥则在和林召开忽里台大会,宣布自己是蒙古大汗。
那时,阿里不哥的支持者是蒙哥朝廷的旧臣,以及西北各部汗国的统治者,而忽必烈的主要盟友是伊利汗国的开创者旭烈兀。
因为忽必烈身边有能人,另外还有经济基础(汉地有粮,不给和林宋粮食,那和林城就莫得东西)
阿里不哥耗不过,最后向哥哥认输。公元1266年,阿里不哥神秘死去。(好神秘哦)
就这样,蒙古帝国正式开启了忽必烈时代。忽必烈一改蒙古族传统的生肖纪年法,以中统为年号,中统五年,又改元为至元,至元8年(公元1271),他选取《周易》大哉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大元,大元也就是此前大蒙古国的汉式国号,标志着忽必烈领导下的蒙古政权已向中国王朝发生转变。
忽必烈再次将消灭南宋计划提上日程。与南宋的战争打到了至元十三(公元1276)年五月,流亡的南宋朝廷败走厓山,元朝水军在厓山海面发起攻击,海战异常惨烈,南宋水军大败,陆秀夫抱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随行十余万军民相继跳海殉国。南宋灭亡。
之后,忽必烈又确定了新征伐目标:日本。结果征了几次都没征成,对东南亚各国的征服,也均以失败告终。打击很大,再加上年纪也大了,身边的人也挂的挂,晚年他开始暴饮暴食和酗酒,健康开始恶化。
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正月初一,按以往惯例举行的元旦朝贺,因忽必烈的病重被迫取消,半个月之后忽必烈病危,正月二十二日夜,元王朝的创建者忽必烈去世,享年80岁。
从唐末以后,中国是几百年来的分裂格局局面,厓山之战以后,那么元朝又统一了整个中国,而且这次统一的,或者大统一的规模,远远超过以前的汉唐时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魏孝文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他们在各自的时代叱诧风云、各领风骚,对当时和之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元世祖忽必烈,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加入中国历代伟大帝王的名单中。
由于中西交通的打通,西方大量的科技涌入了中国,所以元朝的科技也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比如,郭守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自鸣钟,编写了与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授时历》;对农业生产起到推动作用的《农桑缉要》《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