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艺术化

人生艺术化

作者: 间世居张建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10:36 被阅读0次

人生艺术化

——朱光潜《谈美》共读系列001

朱自清

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而这种知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

【批注:1、文艺理论的介绍以文学为主;2、与介绍相匹配的绘画比较杂乱,且缺少说明;3、用这些缺乏系统的“东鳞西爪”的美学知识去批评往往无法阐释清楚。】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谈”不出什么来。留心文艺的青年,除这等难处外,怕更有一个切身的问题等着解决的。新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不错;但说一般青年不留余地地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他们觉得单是旧的“注”、“话”、“评”、“品”等不够透彻,必须放在新的光里看才行。但他们的力量不够应用新知识到旧材料上去,于是只好搁浅,并非他们愿意如此。

【批注:没有形成系统的美学理论知识,对一些相对的概念不能清楚地把握,很难重新对传统的文学作品和现象进行认识和梳理。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之所以成为《红楼梦》研究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就是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美学理论对《红楼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的传统学术在理论建构方面缺乏系统,多是灵感式的感发批注。我们要想在文学作品鉴赏方面有所突破,没有一些西学的积淀是不行的。】

这部小书便是帮助你走出这些迷路的。它让你将那些杂牌军队改编为正式军队;裁汰冗弱,补充械弹,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给你一些简截不绕弯的道路让你走上前去,不至于仿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仿徨在牛角尖里。其次它告诉你怎样在咱们的旧环境中应用新战术;它自然只能给你一两个例子看,让你可以举一反三。它矫正你的错误,针贬你的缺失,鼓励你走向前去。作者是你的熟人,他曾写给你十二封信;他的态度的亲切和谈话的风趣,你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书里他的希望是很大的,他说: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第一章)

这却不是大而光当、远不可几的例话;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批注:从作者中心走向读者中心。中学语文教育落后之处就在于此,读者中心的理论近八十年前就提出来了,而如今很多老师还是作者中心。】(第九章)“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尽的。……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膏说生命已到了末日。”(第十一章)【批注:诗是写不尽的,但诗还是有时代性的。所谓时代性就是时代精神,以及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形式。】这便是“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第九章);是精粹的理解,同时结结实实地鼓励你。

【批注:鉴赏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不是寻找标准答案。】

孟实先生还写了一部大书,《文艺心理学》。但这本小册子并非节略;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明的例子;这是孟实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批注:人生艺术化,这才是我么阅读美学及文学作品的根本目的。其次是有助于教学。再次是向人炫耀。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有共同之处。对当下的现实意义是以美育代德育。以思辨代德育。】他分人生为广狭两义: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整个人生”却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他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又引西方哲人之说:“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以为这“还是一种美”。又说:“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又说:“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体了。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人人生,又将人生纳人艺术之中。这种“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一九三二年四月,伦敦

【批注:“大家”给“大家”的小书写的序,也是大家风范。】

相关文章

  • 读文杂记(三)

    昨天临睡读了两篇随笔。 一篇朱光潜先生的《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讲,“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

  • 人生艺术化

    人生艺术化 ——朱光潜《谈美》共读系列001 序 朱自清 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

  • 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的艺术化 --读美笔记十八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窄狭。离开人生便无...

  • 穷其艺术化人生

    记得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到追求艺术化的人生。人得满足耳目之欲,熏染久了,自然审美趣味提升了。 一个朋友最近也感慨比...

  • 《谈美》Day18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作者认为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

  • 人生是一场无彩排的戏!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戏剧只是人生的一个艺术化,更高级的生活。 前两天健完身走回家路上和朋友发消...

  • 朱光潜谈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

  • 书摘|《谈美》第十五章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1.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

  • 张大春‖ 文学与人生到底有什么关系

    文学是人生的救赎,还是补充,还是扭曲,还是升华,还是艺术化的回顾与诠释?老实说,文学和人生没有一定的关系。正因如此...

  • 文化艺术思考

    把艺术带入生活,生活艺术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艺术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yi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