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写作的朋友可能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才能让我的阅读量提高?“
费劲心思在键盘上敲下的每一个字、反复修改炼成的每一句话,结果却没多少人看,往积极了说那可以变成催促我们更努力的动力,但是这其下也难免会心酸。
当我们去分析原因、去学习时,会有老师、文友告诉我们:多写写热点。
的确,热点自带话题、流量天成,哪里还需要担心阅读量?
01
到底,热点文章该怎么写?
当我们从新闻、热搜甚至朋友圈里看到热点时,我们需要及时扑捉脑中闪现的灵感,也要学习搜索相关素材。
在学习汤小小老师的写作课时,老师特别讲到关于从热点新闻中搜集素材的两个方法:
第一、就新闻事件本身,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从职场、婚姻、育儿等方面找切入点;
第二,新闻事件中人物说的话或者某个细节。人物说的话,有时候就像影视剧里的台词,可以直接作为主题或者素材。
就拿昨天的李国庆、俞渝夫妻互撕这件热点来说,文章的切入点和素材如同这件事件本身的信息量一般巨大。
早上第一次看到相关内容是在朋友圈里,有文友发出了他们夫妻二人的朋友圈内容截图。当我打开微博热搜时,话题后面赫然标注着一个字“沸”。
(图片来自网络)02
我看到的第一篇公号推文来自毛利《为什么李国庆不可能吵赢他老婆》?
整篇文章对事的评论是我喜欢的毛利的风格,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细节,太重要了。”这也是我认为的,她写文的切入点。
毛利说,“一个跟丈夫吵架的女人,几乎都是天生的文学家,能把细节还原得栩栩如生。然而婚姻中的男人不行,男人永远觉得‘多大点事’?”
整篇文章就事论事,有她对事件的质疑和分析,面对这么大一个瓜,看完毛利的推文却是无比轻松,但同时又引发了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我看到的第二篇公号推文来自婚姻向北《李国庆俞渝互撕:性病?同性恋?我受够了!》
这篇文章来自我的一位文友,她的文笔一贯是犀利且深情。在这篇文章里她归拢了信息量巨大的热点事件,提出了一个观点”婚姻,有时着实令人感到恐怖“,但不止于此。
作者在文章里说:当爱情的美好和激情慢慢退却,俩个人的矛盾和争执日渐增多,维系婚姻到底有多难?在文中,她用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细节为素材,表达出两层观点:婚姻里的失望和不满,是藏不住的;维系婚姻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有时候却是大同小异。
整篇文章以热点事件为引,启发了读者对于婚姻的思考,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图片来自网络)03
以上两篇文章都是从婚姻的角度切入,育儿可有切入点?
我在俞渝的朋友圈里看到这么一段话:孩子有多种过敏,医院从护士到主任,都认识这个“懂事”的孩子,摔在铁丝网上,自己让保姆带去儿研所打了破伤风,晚上回家再告诉爸妈。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看到这一段话,我忍不住心疼,心疼那个懂事的孩子,也心疼说出这段话的孩子妈妈。
曾经我在网上看过一句,说的是:无论为人父母如何小心,都还是会在孩子的心上留下阴影。
父母不睦绝对是一件对孩子有深刻影响的事件,俞渝的这段心酸细节其实也提供了一个育儿素材。
事件的两位主角是相伴23年的夫妻,更是曾经事业上的伙伴,他们相识三个月结婚、结婚三个月怀孕,共同创立了当当,并且做到了上市。可是当家庭与事业都有了,当七年之痒也熬过了,却迎来了这样一场杀伤力致命的互撕,这难道不会引起职场中人的思考?所以从职场的角度,也能容易找到切入点。
(图片来自网络)04
当我们开始写热点文章时,还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时效。我有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热点文章最好当天出炉。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日新月异、信息拥堵,没有谁能长期盘踞在热搜,如果遇上热点,找准切入点,那就必需争分夺秒,才会带阅读量的飞跃。
前面提到的《为什么李国庆不可能吵赢他老婆》,作者在头一天晚上十二点多看到朋友圈争论截图,不到十二小时,作者就完成的推文,这篇文章也是轻松10万+。
另一篇文章《李国庆俞渝互撕:性病?同性恋?我受够了!》速度更快,作者知晓事件与文章推送之间大概不过六小时,就说这速度?!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也即刻登上新公号婚姻向北的榜首。
时间,很关键。
如果时间错过,那么热点是否只能弃用?
不是绝对。
很多热点事件其自身也自带社会意义,这完全可以储存为写作素材,留待它日再用。
(图片来自网络)热点文章带给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显而义见,它带给我们的是不同寻常的阅读量。阅读量的提升能给每一个自媒体人带来快感。
但并不是所有热点文章都有意义。
有些热点文章用惊悚的标题加上事件图片和无味的文字拼凑,除了博人眼球,其它不值一提。
毕竟除了文章打开率,我们还要追求阅读完成率,我们更要思考所写文章传达出的意义。
有些热点事件让人心疼,有些热点事件让人振奋、有些热点事件让泪目,有些热点事件让人无语。
面对热点,我们只是一个看客,但是当我们拿起笔,我们就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
“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
与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