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人真的是可以成功的人,像是雅虎CEO玛丽萨-梅耶尔(Marissa Mayer)
雅虎CEO玛丽萨-梅耶尔曾透露自己每天大约只有四到六小时的睡眠时间,因此我们猜测她每天一定起的很早。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
蒂姆-库克每天早上4:30就开始发送邮件,然后会去健身房锻炼一段时间再正式开始工作。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库克曾表示自己每天都是公司第一个到办公室,然后最后一个回家的人,且为此感到十分自豪。
从上个月开始我也学着给自己定目标和计划去完成,上个月两件事情没有完成,这个月也没有做完上个月的事,只能说自律的人什么时候都会成功,不自律的人会失败呢,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是中国人几千年的陋习。为何诸如此类的小事总是禁而不止呢?与国外有些地方相比,笔者认为原因在于“自律”与“他律”失衡了。看了一新闻据说,新加坡法治多用重典,政府规定,凡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小便不冲等,只要被巡警发现,都要受到严厉处罚。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罚款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6500元);第二次加倍;第三次除处以罚款外,还要穿上号衣上街扫马路。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是如此。所以,在76%的国民是华裔的新加坡,街道清洁干净,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等现象。首先要在“自律”方面下功夫,力求全市人民人人认真学习,个个从我做起,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其次,要加强“他律”,重视法治,以铁的手腕为创建活动保驾。
如果每个人都有很高的自律能力,那国家的各种机器将不需存在,人人都将和平相处。反之,即使是在严格的法律监督下,人们也将是我行我素。因此,自律重于他律。刘少奇同志曾深刻的给自律下过一个定义,那就是即使在个人独立,无人监督的,有做任何坏事可能性的情况下,应该是“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慎独”可以使我们深刻理解自律是多么的重要。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能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之一,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价值观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自律的最高层次是慎独。讲一个关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小故事。东汉年间,出了个有名的清官叫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像贤)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十两黄金以表谢意和感激,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的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我们从杨震拒金的故事中,已经明白了慎独的含义。所谓慎独,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独自一人时,仍能谨慎的遵守准则,一样不做有背道德的事,而且不产生邪念。杨震能够慎独,与他平时的严格自律分不开。可见,慎独是一个人修养达到一定境界的标志,也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独处时, 不但不做坏事,而且不让邪念萌生,那么在大庭广众下绝不会做坏事。慎独的精神难能可贵,他是通过后天的自我努力形成的。培养慎独精神并不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就能够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好的修养是好的生活的开端,记得有人说过”你并不曾掌握整个宇宙,但你得掌管好你自己。“相信我们明确了目标,树立了榜样,在亲身经历时,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