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歌h
下班骑共享单车回家,在小区门口锁车时锁不上了,无论如何使劲,手指都拉痛,就差一点。
那个中年男人,像每天下班看到的一样,坐在小区门前花坛边,翘着二郎腿,抽着烟,看着街景。此时,他正淡定地盯着我的一举一动。
这什么男人,又不是让你见义勇为、英雄救美,就算我不“美”,你一个闲得慌的大老爷们伸个手指头,帮女人拉一下车锁,会死啊!
“过来,帮我一下!”我冲他喊了一声,声音里藏着一丝不快。
他左右看看,确认我在叫他,便犹疑一下,站了起来。他一迈步,我傻眼了!右胳膊端着,右拳向内扣握着,轻轻颤动,右腿绵软无力,几乎是拖着走。典型的中风后遗症。
好不尴尬。我赶紧喊停:“不好意思,不用了,不用了!”
他也不勉强,拖着右腿坐了回去。
我喊来大门内正东张西望的保安。这个人高马大的男人也没能帮我锁上,我拍照上传故障,系统显示还车。经过那男人旁边时,我嗫嚅着:“我...我报过故障了。”
“嗯,报过就没事了。”他依然一付云淡风轻的样子。
下班再看见他坐在那里时,我都不好意思直视他。
他当时如果坚持不站起来,我不会知道他是行动不便的人,我可能会对他的冷漠产生成见,再看他的眼神定是充满不屑。
可见,眼见未必是实,所谓的“实”不过是当下、瞬间所见之实,而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处于变化之中,如水流动。据当下之实、瞬间所见之实,对人事物作出判断,往往是一种臆断,不够准确全面,所谓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又想起当年在复旦培训时,中青报编委曹林老师讲的“盲区”。通常意义上的盲区是指视野盲区,就是指人的视线达不到的地方。受种种主客观因素制约,你的认知所达不到的地方,就是盲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存在哪些认知方面的盲区?曹林老师列举了8种情况,建议说,遇事不妨问问自己:
1你看到的是否只是你希望看到的
2你看到的是否只是你愿意相信的
3你看到的是否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4你看到的是否只是对你有利的
5你看到的是否只是你的认知所能看到的
6你看到的是否只是你的阶层所看到的
7你看到的是否只是你的媒介习惯所看到的
8你看到的是否只是媒体报道的
他还补充说到传播盲区,即传者想告诉别人的与受者感受到的不一致。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所以要保持理性,理性就是一种保持距离的能力,与迎合你期待和情绪的单方描述保持距离,与那种听起来很正义却未经论证的口号保持距离......一个手带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选择性截取符合自己期待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成见。
我想,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人,客观上认知盲区是永远存在、消除不了的,但如果我们遇人遇事保持理性、客观、中立的态度,也许可以尽可能减少盲区,更进一步接近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