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梦想代表着北漂,代表着奋斗,代表着无数让人心动、努力与敬佩的事情;可如今,随着科技日益发达,梦想似乎成了娱乐化的代名词,谁都在说梦想,谁都在谈梦想,在大家的眼中,梦想似乎并不那么“值钱”了。
在如今二十多岁的人了,谁还在为梦想奔波?屈指可数吧。的确,做梦很容易,但真正落实到那些有关于柴米油盐的细微生活中,我们害怕了,退缩了,我们打算着先把梦想放一放,以后再说。
可是,放眼看看,那些想当作家的人也不一定就从事文案工作,那些想当画家的人也没有几个每天坐在街边写生。其实,当我们抱着上面那样想法的时候,就已经忽略了一点,梦想并不只是简单地意味着实现,意味着成功。也许有时他人轻易做到的事于你而言就如梦一样,可是谁说我们没有权利做梦?
反而,在日益多元的社会与浮躁的人心的衬托下,让有梦想本身就变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那些我们认为不足为外人所道的,却一直在用自己小小力量坚持的梦想,也变得更加可贵。
须寻得你所爱,并为之守望!就拿高考来说,今年的作文题中的一组漫画人物被很多段子手形容成“上大学前的自己”和“上大学后的自己”,虽是一种玩笑,但也真切。高中时,我们会为了学习考试而丢掉一切电子物品,一周七天每天早出晚归。上大学后,很多人却沉迷于各种网剧和游戏,再也做不到在六点前起床,做不到挑灯苦读。我不是说一定要把自己逼得多么多么刻苦才能证明自己的努力,只是,社团比赛就业读研出国…选择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从高考走过来的我,对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毕竟高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算得上一件比较痛苦的事吧。可是,我怀念的,是那个曾经敢想敢拼敢狠心的自己。因为有目标,有梦想,所以有前进的动力,愿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在求职季找工作的时候,有人会有针对性的投自己喜欢的企业与岗位,有人只单纯的追求舒适与高薪,也有人最终因找不到自己梦想的工作而选择听从家里安排,人各有志,我们无法去评判其中的好与不好。但是人往往就是这样,一旦陷入安逸的环境中,便难以跳出。很多时候,明知哪一条路都不好走,却总是会下意识选择容易的路,一直到自己的棱角被慢慢磨平,对梦想的炽热一点点消散,然后转身说一句:现实所迫。
相比之下,我更佩服某些一心想考研的人,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只是为了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或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知未来不确定,却能静下心来看书,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人,是有光的。
《杜拉拉》里,林依晨最后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别说自己别无选择。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很难改变世界,甚至很难改变自己。我们要认清现实,要适应环境,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完全没有努力一场资本。有些梦想,有总比没有好;有些东西,不去试试怎么知道结果呢?即使最后失败,起码可以骄傲说——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因为,做过梦的人才会知道为之努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它会让你在每一次走夜路时都有所期待,不再那么慌张害怕,哪怕最后没有实现,它也会带你穿过那片黑暗的丛林,看到另一番风景。
如果尚有余力,就别给梦想加上太多负担。试着让梦想归梦想,生活归生活,我们也能过得很好,别拿生活当借口掩饰你的不作为,也别掩饰了梦想本身的价值。毕竟,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须寻得你所爱,并为之守望”,愿你我能带着最真实的梦想,衷于自我,在平凡的世界里勇敢闯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