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
不为权势、武力的胁迫而屈服。形容人坚强,有骨气。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有强有弱,强国想争霸天下,弱国则想自保,于是,说客应运而生。他们到各国游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公孙衍、张仪称得上众多说客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代表着强国,所以弱小的国君看到他们两人都非常害怕,唯恐他们发动军队来攻自己的国家。
有一个说客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能令君主害怕,是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回答说:“他们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懂得礼仪法度,把仁义看得至高无上。得志的时候不脱离百姓;失意的时候也不屈从世俗,学习阿谀奉承之术。不能因为富贵而迷惑,也不能因为贫贱而失志,更不能因为受到暴力的威吓而丧失了气节。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提到威武不屈,立马想到了杨靖宇将军。对于杨靖宇将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绝境下,孤身一人、意志顽强的与日寇周旋战斗数个昼夜,最后壮烈牺牲。
1940年2月,杨靖宇的行踪被叛徒泄露,随后日军开始追杀。地上有步兵,天上有飞机,日伪军很快发现了杨靖宇的踪迹,当伪军发现只剩杨靖宇一人时,就叫嚣着让他投降。而杨靖宇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在数日没有进食的情况下,与日寇周旋,击毙日伪军头子。
当时气温零下三四十度,日寇不断有人冻晕,杨靖宇也已数日没有进食,日寇终于意识到生擒杨靖宇已不可能,便开始猛烈开火,最后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四点半左右。
杨靖宇的英勇顽强、威武不屈让日寇胆战心惊,陷入重重包围、冰天雪地的天气、弹尽粮绝,如此绝境下杨靖宇究竟下怎么活下来?日军对杨靖宇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发现他的胃肠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他的抗日精神值得所有有血性的中国人民敬仰。他就像万里长城下面无数的基石,抵御所有外来者的侵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