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退休之后,无论你多有钱,别跟“儿女”住得太近

退休之后,无论你多有钱,别跟“儿女”住得太近

作者: 舒山有鹿 | 来源:发表于2022-01-02 12:55 被阅读0次

01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每个人都会面临“如何养老”的难题。

而“养老”难题的背后,总有这么一个身影,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孩子如何对待父母,父母将会拥有怎样的晚年生活。

有专家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养老的主动权,有一半掌握在老人的手上,而还有另一半,则掌握在儿女的手中。

前辈们所提倡的“养儿防老”,那是有道理的。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养儿防老”的观念理应发生改变

以往的养儿防老观念,当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要求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从而让孩子能够身体力行地照顾父母。

在如今这个时代,你认为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真的合适吗?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太合适,容易影响亲子和家庭的关系。

试想,在如今急躁成自然的时代里面,孩子和父母的生活习惯格格不入,那他们之间真的不会产生问题吗?

试想,如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张,孩子和父母又怎么可能不出现争执的情况呢?

所以说,无论你多有钱,退休之后都不要跟“儿女”住得太近。

02

小区的张大伯,前段时间搬回到老房子那边生活了。他搬走的原因只有这么一点,那就是与孩子的关系紧张,不能再住到一起了。

五年前,60岁的张大伯选择跟大儿子一起住。大儿子也觉得,母亲走得早,也就只剩下父亲一个亲人了,跟父亲住在一起,自己也有机会尽孝。

张大伯知道了大儿子的心意之后,他特别欣慰。在他看来,能够生出这么一个孝子,算是此生无憾了,相信自己的后半生也能过得安好。

刚开始相处的那两年,张先生跟张大伯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至少父子之间有说有笑,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商量解决。

只不过,张先生的妻子却不怎么喜欢跟公公住在一起。因为张大伯太脏了,总弄得厕所和阳台一塌糊涂,加重了她不少的负担。

有一次,张大伯在阳台晾晒腊鸭子,那气味直接把妻子的名牌衣服熏坏了。这让妻子特别反感。如此,这家庭矛盾就出现了。

要知道,妻子对公公有意见,那她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丈夫的态度。枕边风,永远比一切的大道理有效果。

后来,张先生也看不惯张大伯的生活习惯,双方就闹了起来。在万般无奈之下,张大伯选择一个人回老房子住,不再跟儿女住在一起了。

03

在你看来,张先生夫妇和张大伯这双方,到底谁对谁错呢?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用对错来衡量亲人的关系,那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使命,便是要找到矛盾的“根源”。

张先生夫妇看似对老人不好,但他们也没有做错。张大伯看似影响了儿女们的生活,但他也没有做错。

错的,并非是某某人,而是“人性的弱点”。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本就是一场劫难。

在心理学中,有这么一个理论,名为“刺猬效应”。两只刺猬相互拥抱在一起,那它们终究会互相伤害,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和生活习惯,所以当两个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时,那他们就会产生三观以及性格上的矛盾。

其次,父母和孩子的代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扩大。

父母和儿女有着二三十年的年龄差距。就是这二三十年的时间,让他们有了代沟。这种代沟,就像是衣服上破了一个洞一般,只会逐渐扩大,而不会减小。

更重要的是,如果两代人总是生活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那他们只会互相争执,谁也不喜欢谁。

04

最后,保持适当的距离,是一切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

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会产生矛盾。离得太远,会疏远了感情。如此,这“适当”的距离,究竟如何丈量呢?

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父母和孩子之间,还是保持“一碗鸡汤”的距离比较好。

何为“一碗鸡汤”的距离呢?父母把鸡汤炖好,然后拿给孩子品尝。当孩子品尝到鸡汤的时候,它恰好不热,也不凉,而是暖的,那就“刚刚好”。而这个送鸡汤的距离,便是最为“恰当”的距离。

任何的关系,都不能太热, 也不能太冷。太热了,会灼伤身边的每个人。太冷了,会让父子双方处于“冷战”当中。没必要。

其实,我们想想“远香近臭”这个道理就好了。

并非是远的事物才好,而近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好。而是它太近了,我们反而忽略了它的好。

同样的道理。孩子和父母之间靠得太近了,双方都会放大对方的缺点,而忽视了对方的优点。

所以说,退休之后,无论你多有钱,都要跟孩子保持距离,别住在一起。如此,才能安好。

文/舒山有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退休之后,无论你多有钱,别跟“儿女”住得太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uz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