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走在路上之一:游逛在皇城根儿

行走在路上之一:游逛在皇城根儿

作者: 我心知语书社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18:01 被阅读0次

        2019年的十月,由于工作安排,整个月的工作日基本都要出差,第一站是北京皇城根儿。

        这是我生完两个孩子后第一次出长差。因为知道爸爸和爷爷奶奶会很好的照顾两个孩子,再加上这7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上班,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两个孩子身上,出差前心里虽有无所适从地不舍感,但真正出差后,却有种出笼的鸟儿般的欢欣雀跃:我可以有独享的大把时光啦!可以看想看的书、听想听的音频、漫无目的地闲逛,哎呦喂,不能更巴适;)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出差第一站(10.9-10.18)在东绒线胡同,皇城根儿。从办公区出来,向东步行5分钟国家大剧院、往北骑行2分钟西长安街、往南骑行3分钟前门西大街。

        忙完工作,悠闲地逛吃逛喝,自在地敷个面膜,遐想、看书、听音频,更多时候是鸟儿般盘旋在皇城根儿,想去哪里就振翅飞向哪里。

        出笼的鸟儿充分利用每个工作之余,去了天安门广场(3趟晚上骑行、1趟黎明看升旗、1趟路过)、老舍茶馆、国家大剧院、老舍故居、中山公园、铃木食堂(日料)、素虎(素食)饭店。

        这些行程中,老舍故居是涤荡心灵的致敬行,天安门广场是壮阔繁华的祥和行,国家大剧院是艺术宫殿的格调行;其余老舍茶馆、铃木、素虎就是随意游逛的自由行了。

        每次去天安门广场都会被那份厚重、踏实、大气端庄所吸引。一踏上长安街,繁华端庄又现代的感觉扑面而来。

        长安街晚上的流光溢彩、凌晨的广阔无边,都远比白天匆匆而来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欣赏到的风景有魅力,漫漫骑行慢慢欣赏,人民大会堂(1959年竣工,距今60年)、国家博物馆(1959年竣工,距今60年)、新华门(1758年建成,距今261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仍是最端庄出众的建筑,国家级就是国家级。 

        慢慢地骑、趁空档悄悄地溜下车,窃喜地狂按快门。

        第二次、第三次,后面几次越来越从容,心慢慢地感受、舒展,风景既在眼里也在心里。

        皇城根儿聚集了几乎所有最高端配置,开阔、大气、方便,走路或骑车基本可达日常想去的各种场所、享受各种优质资源,相比外城人却稀少,这是何等理想的场所。

        今早从西单地铁步行至办公区,宽阔的马路各式气派建筑,不多的行人。

      想起小时候,从我十二岁开始,爸爸妈妈来北京谋生,每年寒暑假,我们姐弟会到北京和爸爸妈妈生活一假期。记得每次来京,凌晨很早就起来,里三层外三层尽量把衣服都穿在身上,以减少带的东西。九十年代时都是现场买票、四位数字车次的绿皮火车。老乡们互相捎孩子,经常是一个女人带着一小群孩子,这么显眼的目标却还想让孩子们逃票,省下那十几块钱,被拦下是常有的事,孩子们明白妈妈的心思,很机灵地能钻就钻,我每次都很胆怯,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跟着我已经辍学的小学男同学,冒充家长和孩子过火车站出口,现在仍能回味起那小小的尴尬。

        到了北京,走到路上,不敢过大路口、不知道躲汽车,坐公交不知道排队、只知道抢座。哎,现在看到这样的孩子实在无法接受。

        每次来京临走时,妈妈基本不管家里的活儿了,带着我们东买西买,我当时总担心爸爸会生妈妈的气,现在可以了解,爸爸心甘情愿地忙活更多。

        九十年代流行到天安门,由现场摄影师给拍广场四面的照片,我隐约记得当天去天安门时,我穿着一双捡来的棕色不太合脚的硬面皮鞋。妹妹到青春期时,嫌自己那些照片太丑,把自己脸部给弄花了,现在后悔了,再傻的童年也只有一次呀。

        这次去看升旗,起得不够早,4:30起来,5点到长安街,进到西侧广场5:15,已封锁从广场北侧到南侧的地下通道,从北侧广场观看角度一般,隔着整个长安街。升旗仪式结束,围在升旗台护栏周围的人鼓掌欢呼,西北这侧群众默默四散开去,感受了就好。

凌晨5点的长安街 凌晨5:15的天安门 早晨6:20的天安门广场 早晨6:30的天安门

        看完升旗仪式,转身花了3块钱跑进了中山公园。

安静的园子

        这些行程中,最让我倾心的是老舍故居。骑着车,穿过长安街、南河沿街、皇城根公园、北河沿街,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丹柿小院就在胡同口。看到小小的门面,“近乡情更怯、老舍先生我来看你了”,复杂的感情涌上心头,不敢进门、想扑到老艺术家怀里,对老艺术家怀有对爷爷一样的感情。

      虽是普普通通的四合院,仍能感受到当年一家人的祥和安然,老舍先生从底层人民通过一个个方块字,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有琴瑟和鸣的妻子、四个可爱的孩子、花草、小猫、小摆件。

        展厅的资料很丰富,有很多照片和老舍先生珍贵的音频,老舍先生生前已被评为“人民艺术家”,做过人大代表、受到过周总理、刘少奇的接见。

        回程路上,经过人民大会堂,想着老舍先生当年可能是走着穿过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拐过来到了东长安街,到了人民大会堂。

        院里的两颗柿子树果实累累,先生,如果您还能再亲手摘下来吃一颗该多好;如果您还能再抱着猫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该多好。太多的如果,先生的一生,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本该是果实累累、幸福安康的一生。

丹柿小院到了 幸福胡同 小院的影壁 福字的来历 小院 果实累累 老舍茶馆的演出 老舍茶馆内部 国家大剧院 素食饭店 一时兴起凑个热闹,买个豆汁焦圈尝一尝。 日本火锅

        出笼的鸟儿真的不恋老巢吗?拎着箱子下了车的那一刻,看到熟悉的楼房、灯光,心里一动,慢慢收拢了翅膀。

        老巢在那里,锚点在那里,链子攥在大Y手里、小Y手里、老R手里,回家的感觉真不错。

相关文章

  • 行走在路上之一:游逛在皇城根儿

    2019年的十月,由于工作安排,整个月的工作日基本都要出差,第一站是北京皇城根儿。 这是我生完两...

  • 皇城根儿

    第一章 这北京城里头的老少爷们都知道,那些有钱有势的公子哥儿们没人不想找个贤惠水灵的姑娘。不过估摸着也少有人知道,...

  • 皇城根儿

    这几天在追30年前的电视剧《皇城根儿》,早有耳闻却从来没有看过。剧情出乎意料,原本以为是表现老北京市民家长里短的日...

  • 城墙根儿混一混

    文/小胖 皇城古都,城墙根儿上混一混~~~

  • 皇城根儿也有风雨。

    皇城根儿也有风雨。像一个穿着拖鞋的小舟,片刻沉思苦想,即刻轻捷地、轻轻地驶向远方。

  • 皇城游

    北京的景 没到北京之前以为北京到处到是摩天大厦,现代的繁华被展现...

  • 我的公猫,我知道你已经在来的路上

    我的公猫,我知道你已经在来的路上! 家在皇城根儿底下的留学澳洲的气质和声音谈吐都极佳的公猫! 每次都笑着看...

  • 渴望.行 走在路上

    那颗无比向往自由的心,渴望行走于路上。 不知从何时起,失去了懵懂无知时的那份勇气,那份无所顾忌!有的只是...

  • 走在扶贫路上之一

    忧思 又是一个雨儿淅淅沥沥的早晨,看窗外红的白的黄的伞花次第开放,心中秋的意境美美的荡漾开来……没来得及畅想...

  • 我眼里的“皇城根儿”

    “哒啦哒啦哒啦”,漫天回荡着行李箱轱辘摩擦地面的声音,临街店铺的橱窗里张贴着暂停营业的通知,手信商店里时刻挤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在路上之一:游逛在皇城根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vb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