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剁手族们早已按耐不住,攒了满满的购物车,只等零点一到,付款收货。据统计,阿里巴巴、京东等主要电商在去年“双11”当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8.5亿件,而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买来的大部分宝贝可能并不急着使用,小件的直接随手一放,大件的就塞储物间,东西多了,自然堆的到处都是,一想到塞的满满就让人头疼,总感叹家里的柜子太少了,储物间太窄了,房子太小了。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原来堆着的大多是以前留下的战利品,一部分用了几次就不了了之,一部分甚至包装纸都没拆,积了一层灰。
造成这一切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囤积,所谓囤积,是指不停添置新东西,无关紧要或者失去价值的东西又不舍得扔掉,结果囤积了大量没用的东西,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可能便宜,可能一时冲动,结果都造成我们有限空间的浪费。
随着科技进步,生活的日益电子化,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如今演变成了网络囤积,N久以前的聊天记录从不删除;大大小小的群不下几十个,但从不发言也不退群;微信、微博、知乎上收藏的内容够看十年了,但从头到尾读完的寥寥无几;旅游一路抓拍,照片多到不行,回来后却没再翻过;推荐的APP下了很久也不知道内容是什么,结果我们的手机运行越来越慢,电脑越来越卡,电池耗费越来越快,即使Iphone从最早的16g已经升级到现在的512g,还是觉得内存不够用啊。同样的感叹,同样的抱怨,不同的是场景变了。
是时候做减法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焦虑未来,便开始在网上认识更多的人,加了更多的群,关注更多的公众号,涉猎更多的领域,总是赶着第一手资料,总想着以后用得上,但未来谁知道呢。未读的消息只多不少,读过的文章永远赶不上更新推送,一本书还没看完,又有了新的书单,更会诱发深一层的焦虑,然后被这种负面情绪环绕,手机变慢了,人也累了。好像我们拥有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一键收藏并不会变成自己的,公众号写的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从头到尾看过才是,泛泛之交点赞投票的不是,要交心交流的才是。
网络囤积不易察觉,但影响更大。有趣的灵魂千千万,有才的大牛一大把,他们向我们展示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们眼界变宽了,欲望变大了,想要的也变多了,人生好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单选题,原来也可以是多选题。于是摆在面前的选项变多了,花的时间也变多了,更多的时间不是在寻找答案,而是在查看选项,作筛选。世界确实很大,但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力也是有限的,多多益善看似是好事,事实上并不是,做加法有时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网络囤积带来的不仅是时间上的浪费,更是资源上的浪费,关注的越多越琐碎,越容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自己的节奏被打乱,甚至被带跑带偏,导致无法专注做好该做的事,忽略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对自己有价值的事,获得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请不要让我们的生活爆仓,过满则溢。只有做减法,刚刚好,才能生活满意。
网友评论